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越历史的视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0:52 重庆晚报

  傅小渝

  今天,没有人能够否定长征的意义——但在更多的时候,长征,只是作为一笔政治遗产而被我们所提起、所怀念、所景仰。

  70年弹指一挥间。当耸立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两岸的那些土司碉楼和天主教堂目送毛

泽东的队伍——那支似乎纯粹依靠政治信仰而活着的军队远行70年之后,长征,作为一种特定意识形态的承载物,与现代中国人的心理距离,正变得越来越远。

  这时候,一个人的一本书,突然之间,把那些面色黝黑、目光炯炯的人们从70年前拉了回来。由此,我们才得以超越历史的大视野,听到泸定河畔一个普通村民指着自家后院青葱翠绿的菜园悄声说,就在这下面,埋着43名红军的遗骸;找到一个16岁参加红军而后在松番草地走散、如今已不会说汉话的老人——看夕阳的余晖一点一点把他手中的转经轮染成金色……

  历史的真相离不开细节,但若将所有的历史都用意识形态的滤镜过滤之后,往往就失去了细节。

  而丢失了细节的历史,可能同时也丢失了部分真相。

  翻开这本书,历史的细节扑面而来。作者张卫以作家和新闻人的双重眼光,为早已习惯把长征仅仅当作“红色宣言”的我们,补记了那些曾经被政治过滤的历史细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唱这样一首据说表达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真实情感的歌:“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困难时想念有方向,黑夜里想念道路明,黑夜里想念道路明……”

  这是在那个特定政治环境下被“修饰”了的长征读本,然而却不一定是接近历史真实的读本。那支从瑞金出发,行程两万五千里的8万人队伍最后抵达陕北吴起镇时,只剩下了7200人。而那些被国民党的子弹、夹金山上的暴风雪、松番草地的沼泽,以及大渡河咆哮的巨浪所击倒,所吞没,所掩埋,所卷走的红军战士,在牺牲之前,在与大部队失散之后,除了思念领袖之外,还带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精神碎片。只有将所有那些碎片拼在一起,才能撰写出一部可以传诸后世的最接近真实的长征读本。

  (《重走长征山地》张卫/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网络编辑:李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