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旨趣深邃 意境高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8:15 法制日报

  王西京,1946年生于陕西西安。像多数中国画家一样,他最初的艺术实践始于批阅、临摹古今名作。当时,他还只是一位西安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却已不顾物质条件的艰苦、困窘,独自闭门反复临摹着《八十七神仙卷》(武宗元)、《送子天王图》(吴道子)、《群仙祝寿图》(任佰年)、《李贤墓壁画》、《永泰公主墓壁画》、《永乐宫壁画》、《水浒叶子》(陈洪绶)等大量艺术精品。这些大师们的作品深深激动着他,他以一个青年人的热情仔细体味、钻研其中的一笔一墨,苦苦追寻着那每一勾一勒中蕴藏的深机微意;正是这种砭骨浸髓

的刻苦为他以后创作打下了丰厚、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他发表了数目众多的国画、连环画、速写、插图、年画、宣传画等。这些作品大都功力扎实,风格质朴,讲究技巧、手法多样,虽还略带稚嫩,有年轻人的火气、刻意,但许多地方已露出一种非常独特的虔挚灵秀、风流蕴藉的美。

  自1977年开始,王西京全面转向独立的人物画创作。他先后发表了《作家柳青》、《爱国诗人于右任》、《彭德怀》、《张学良、杨虎城》、《作家巴金》、《画家齐白石》、《孔乙己》、《阿Q画押》等一系列力作。这是画家创作道路上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这些作品中,王西京全神贯注于历史,忠于历史,力图最大限度地准确再现历史。因此,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他采取绝对写实,极力摈除主观情感,将一切内容都强压在对历史本身全然不动声色的描绘当中。王西京充分发挥自己学院式教育的长势,认真分析、探索人物特殊的命运、时代背景、心理及个性气质,从造型上奋力突破,尽量赋予每一个人物以自己的、完全独特的、符合其时代的性格及精神面貌。这一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大多严格写实,形象刻画及其严谨、客观、冷静,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显示着一种逼真的历史感。从审美上讲,这时王西京的作品多具有朴素、大方、庄重的美,单纯、凝炼中聚集、积压着力量。同时他的传统中国画功力深厚的特点在这个时期也已显出锋芒。

  1981年之后,王西京的创作走向了一个热烈、饱满、激情跌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呈现着强烈的主观色彩。艺术家不再拘于历史,构思不再着重写实,而是着力于写意。原先冷静、严谨的画面一变而为奔放、自由、洒脱,充斥着各种情感的宣泄。画中的人物不再属于纯粹的、真实的历史而主要成为对一种命运、一个时代、一类情感倏然间把握的产物。这里,人们命运所给人的感受远远逾出人物作为历史现象存在过的事实(见《魏武观海》)。

  由于写意,王西京这个时期的人物大都被不同程度变形。在他笔下,屈原、司马迁、曹操、蔡琰、阮籍、稽康、陶潜、李白、杜甫、李贺、范仲淹、李商隐、苏轼、郑板桥等都以极富情趣、充满诗意的变形形式呈现出来。变形将这些真实的历史人物诗化了,并为之注入强烈的激情。《太白醉意》一画中人物几乎只水墨一团浑然横斜于画面,形态难辨,醉意朦胧之神情跃然纸上,泼洒淋漓的水墨中激荡着一股杰傲不驯、天马行空的意趣;《杜甫春望》中人物清瘦颀长,用笔简括劲直,只一背影侧首默立,画中那巨大的空白中弥漫着肃冷、哀伤、期待的调子;《蒲松龄》一画用写意式勾出的一张巨幅蜘蛛网,对比着画角下浅淡勾勒的人物,表情悔涩,乘戾、渺小、寒憟之气望而逼人、深刻暗示着人物悲惨、孤独、不遇的命运;《文姬抚琴》却着色用墨清丽、典雅,画面上似能闻到一缕幽幽轻柔的琴声。

  值得注意的是,王西京这个时期作品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意识。他画的屈原、勾践、曹操、杜甫、岳飞、文天祥、龚自珍都有一种对国家、民族、时代深挚关切地态度;而阮籍、李白、梁楷、朱耷、郑板桥、钟馗等又充满对非正义、对黑暗邪恶痛声怒斥地呐喊。特别是他的巨幅创作《戊戌六君子》,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激情,尽致淋漓地表现了六位志士殉难之际的壮烈情景。这幅画采用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手法,人物形象刻画深刻、冷峻、凝重、严谨,画风浑厚、朴素、大气、浓墨重线浑然一体。作者融西洋造型与中国笔墨于一炉,画面气势磅礴恢宏,情绪之悲烈愤懑,笔墨之痛重有力,寓意之深邃警策。

  王西京的线墨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它们往往像由内心汩汩流淌出来那样自由、潇洒、精湛。很多时候他落墨大胆泼辣,毫无顾忌,墨迹常变化莫测,异常美丽;用线则肆意、酣畅、遒劲而不失朴拙,有种咄咄逼人,才气外溢的风采。

  这是王西京艺术上获得成功的一个时期,他的画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崇拜者,使他一时声震海内外,并奠定了他作为一位优秀的当代中国画家的地位。

  对一个无远志者来说,就此驻步足矣,然而王西京却又向前迈了一步。1988年前后,以《雪落空谷》、《天闲云淡》、《坐到黄昏人悄悄》、《山空松子落》、《小园香径独徘徊》、《明月清风》、《雁渡寒潭》、《江静潮初落》、《空床卧听南窗雨》、《花落香尽》为代表的一批新作,以对情感的崭新处理,以作品本身清新、空寂、高远的意境又一次令画坛耳目一新。在这些画里,历史尽褪色,更重要的是,原先在画面中占支配和控制地位的人物也骤然退却。画家关注的已不再是英雄人才的悲剧,而主要是一种对人生的理解和思索,整个画面传达的是一种独特的气氛和情绪。《天闲云淡》是一幅意境清阔、悠长浩大,观之有咫尺千里之意的作品。画面被巨大的淡灰色烟霭所笼罩,笔墨含趣,烟渺水茫,画面下端是一块小小的重墨山石,石间仰坐一小人。顺人物目光望去,遥远的画面顶端,云隙中有一排淡淡的、远远离去的雁行。这里再见不到人物的眉目神情,也没有举手投足的动作,画面上只是一种淡淡而又深深的情绪。另一幅作品《斜阳正照》中画着几级空落的台阶,一缕淡淡的夕阳,台阶上落着几片枯叶。画面上虽没有人,但在那由斜阳、台阶、落叶所构成的气氛中,却显示了人的感觉、人的情绪的存在。应当说,这是一批真正的写意画。在这些画里,对人物心灵,对一种境界的抒写代替了对人物情节和外在情感的刻画,感觉表达变得细腻而深邃,总在一种空灵、轻淡中渗透着一股情绪的强烈的暗流。它的整体服从于表现一种心境、心态,因此它是一种心画、体验画。它传达某种人类纯粹的感情和绘画语言,以及所有艺术所共有的,那种艺术家主观感情的美。它表达方式高度含蓄,超尘拔俗,寄寓深遥。

  不仅如此,这些画中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态度和宇宙意识。在《天闲云淡》画作里,我们能感到人生的苍茫,人与物过于遥远的隔离;那顶端的墨点与其说是远去的雁阵,不如说是人对理想、对时光、对感情、对自己漫长以往的深挚的仰望。《午憩》一画中,花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昂然挺立,繁光盛彩,静静缀落,人并未留心于此,只闭目闲睡,然而花无悲伤,人亦无焦虑,都自开自落。生命在自己为自己创造的饱满、丰盈中已经够了,已经获得价值,已经不曾虚度。此外,王西京笔下类似《斜阳正照》作品里的花草、石阶等也非西方纯静物或景物画中的赏心悦目,但同时也不是传统中国花鸟画中所谓的人格精神,它们毋宁更是一种对一个生命本体,一种命运,一个存在瞬间的领悟、关注、感受,艺术家在这里倾注的是一种对广大宇宙与人生际遇的默默而又虔诚的珍惜、体恤!

  纵向地看,王西京这一时期作品突出的基调是“空”、“静”、“默”。这是一种深谷沉默、宁静的空泊,它表面娴静、无为,流水行云,但在每一个空间里都能令人感到一种雷鸣电闪般的激情。

  如果说《戊戌六君子》、《孔乙己》、《于右任》一类画令人冷静,令人回首历史;如果说《阮籍》、《李白》、《文天祥》、《李清照》一类画令人热烈,充满激情;王西京这一时期的画则是令人回味,令人深深而默默地展望。在这儿,一切都升华了、消失了,只留下一缕深邃的精神旨趣,一种对人、人生、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认同、理解、思索。对已经超越过写实历史的第二阶段来说,这又是一次重大的飞跃和突破。它把王西京的艺术由一般意义的写意带入一种意境高远,深含哲理,充满体验、感受,并以全新的手法表现这种哲理、体验的艺术之途。他这一时期画中所蕴含的哲学内容是其作品较之以往显出了一个骤然的、清晰的深度。

  可以看出,王西京的艺术道路经历是一个技巧———社会(激情)———人的发展过程。它是艺术家驾驭技巧,显示激情,最后摒弃技巧、化掉激情向更深的人类心灵发展的过程。显而易见,他的每一次变化都在向着一个更深、更宽阔、更博大的方向走,他的每一次探索都是向真正艺术的一次靠近。作为一个画家,我们无法预料他还要怎么走,但我们相信,也让我们祝愿,他将一步步实现他伟大的、真诚的、艺术的理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