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路” 与“梦想”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8:26 南方日报 |
王石与广州读者面对面: 我的“道路”与“梦想” 深圳万科董事长王石“我与珠峰有个约会” 撰文/本报记者郭珊 引言 王石,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引领着万科走过20年持续增长之路的人,一个堪称中国地产界的“教父”的人。 在2006新年伊始,他又再次带给人们一个出其不意:凝聚其多年商海沉浮、思考如何驾驭人生的自传—— 《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由中信出版社隆重推出。王石在自传中首次坦率披露心声,20余年企业管理生涯中的起伏跌宕、追求“生命在高处”的激情与梦想:1983年掘得第一桶金的传奇经历、1994年危机丛生的“君万之争”、1998年成为前总理朱镕基的地产顾问、2003年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006年初完成“7+2”探险计划(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和穿越两极)…… 25万余字的生动故事配以百余幅精彩图片,剖析了中国顶级企业家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智慧;华润集团董事会主席宁高宁等知名企业家的强力推荐,使本书拥有更多期待的理由。尤其在经历了2005年中国地产全民大讨论的背景下,这部自传或许会让人们对万众瞩目的当今地产业的走向与发展,增添新的理解。日前,王石亲临广州购书中心,就新书与广州读者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48岁于事业顶峰急流勇退王石的“商业经”:中国第一不是万科的目标 在自传中,王石首次对外界坦率披露心声,并以20余年亲历中国地产业的经历,讲述了中国地产发展的“红与黑”。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王石,一改往日的豪爽,在书中用现实的残酷告诉读者,“商场上的友谊是靠不住的,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王石还将自己多年思考总结出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四大教训与读者分享:“不要轻易上高层项目,否则不是纪念碑、里程碑,而是墓碑;不能追求暴利;手中有钱加头脑发热后的决策,往往是灾难性的;开发商不应过分考虑政策、政府因素,更应该关心自身专业能力的问题。” 这些浓缩着王石特色的管理智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所提倡和奉行的“轻松生活、高效工作”的人生态度,相信对许多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来说不无启发。 问:万科现在是国内房地产行业公认的老大,您对公司的定位是什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头羊?您对这个“第一”的头衔怎么看? 答:万科发展到今天,从统计数字上来看,经营规模、盈利规模,在总体上是中国上市的房地产公司中,是第一位。对于这个“第一”,我是既在乎又不在乎。业内评价和口碑,当然我要关心,大、强固然好,但这个“第一”只是结果不是目标。我看这些年来凡是号称要超过万科,做中国第一的,下场好像都不太好(笑)。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改革先锋、领跑者,从不说自己是第一,我们曾经想过把口号改称领导者,但是领导者这个词,含义太复杂,有点不对劲,还是没有领跑者好。我想借我的书告诉读者,结果和目标不要搞颠倒了,这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现在经常听见某某企业在媒体上大声疾呼,我们要进入中国500强!我们要打造百亿企业!这些都是结果,不是目标。如果你把结果当作目标,那么你的企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变形。另一方面,规模和盈利相比,盈利更为重要,我始终认为,有计划的稳步增长对一个成功的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 问:您一向以个性张扬出名,请问您的个人行为都是为万科炒作吗?您后来登山等冒险活动的钱是万科包揽的,还是您自掏腰包的啊? 答:我觉得个性归个性,我的个人行为还是要跟公司行为分开比较好,我的个人言行引起关注,你可以把它算是一种新闻炒作,但房地产这个行业不是炒作就能炒起来的,必须脚踏实地,百年基业,千里之行,都得始于足下。我个人的“7+2”冒险计划和公司其实是没有关系的,我也没有动公司一分钱,只有在后来穿越南极的时候,我们打出了万科的旗帜,那是因为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呼吁全社会重视保护白头叶猴,万科在其中出了钱。万科出钱,不是为了我个人,而是为了公益活动。 3年征服七大洲最高峰与南北极王石的“宿命”论:山在那里,生命在高处 王石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上也延续了锡伯族母亲血液中那种野性的精神和对行走和攀登的强烈渴求。于是他在自传中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读者,他行走江湖是一种“宿命”:“我登山,是从童年开始的。” 事实上,王石真正开始热衷各种户外极限运动,源于一场大病。1995年5月,王石的左腿突然剧烈疼痛,后经诊断为:腰椎骨4至5节间长了个血管瘤,因其压迫神经引起左腿疼痛。“什么运动都不能进行,从现在起就要卧床,准备动手术。一旦血管瘤破裂,会引起下肢瘫痪。”专家严肃地告诫。 听到病变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恐惧感充满周身每一个细胞,王石脑海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却是:手术之前要去趟西藏,一旦坐上轮椅就很难成行了。 1996年,王石利用春节假期去湖南张家界连续5天登山,开始做进藏旅行的体力准备,从此开始了他在另一个领域的不断超越经历——2003年5月22日,王石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至今保持着国内登顶珠峰的最年长纪录52岁,尽管他本人对“最年长”这一“头衔”嗤之以鼻。 问:作为万科20年来的领军人物,您一直不断挑战自我,哪怕急流勇退之后也选择登山作为新的挑战目标,请问您的这种动力来自何方? 答:动力就是对自我的不满足,不甘于现状。我这个人就是闲不住,我记得第一次从总经理位置上退下来后去上班,发现压力一下子没有了,可心里也莫名地发慌,觉得空荡荡的,不实在。我那天一看表,就想,怎么早上都9点多了还没有人找我说事情?我听见人说总经理办公室在开会,我就发急了:开会怎么不通知我?!(台下大笑)还没有从那个角色转换中适应过来。刚当上董事长那段时间,我成天憋得慌,在办公室里那真是……抓耳挠腮(笑),我对自己说,得找个出路了。后来就想到了爬山,去发泄自己这种多余的旺盛精力。 问:您用不到3年的时间,完成了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计划,比很多职业登山运动家所用的时间都要短得多,您觉得您成功的原因何在? 答:在我之前,有三位华人完成了这个计划,我是成功登顶七大洲最高峰的第4个华人。其中第一、第二位都是职业登山运动员,他们用的时间很长,差不多用了11年,这个原因主要在于物质基础,他们缺乏经济支持,都是拿国家工资吃饭,平时要完成国家规定的登山计划,业余得自己去拉赞助登山,有很多时间和精力都是消耗在这个上面了。第三位是香港的业余登山爱好者,他的问题主要是运气不太好,光是珠峰就先后登了5次,前后21年,而我一次就成功了,所以我把我成功的经验归纳为三条:稳定的经济基础、运气、执著的精神。 问:登山时怎么克服那种随时想要放弃的念头?登山带给您最大的启发又是什么? 答:登山既是人生的浓缩,也是人生的延长。登山是艰难的,登山者可能随时都有放弃的念头,正是因为一步步的攀登,人们才能登顶,俯瞰大地。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放弃才没有成功。在生活中总结出一些道理往往需要10年、20年,等你懂得之时,很多东西可能已来不及改正。但在登山过程中,一个星期就可以让人们懂得很多,这是人生的浓缩。所谓人生的延长,是因为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总结经验,很多你想做的事就可以去体验实施。回到现实生活中,遇到坚持不下想放弃的事情,我就会想到登山的体会:世界上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坚持、再坚持一下。 登山之前,我认为一生能做成一件事已很不容易,人生简短几十年,能把万科做好已很不简单。但在登山之后,我感觉到人无限的潜力,仅把万科做好是不够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自己在将要离开世界时,才遗憾本来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体验人生更多的乐趣。 登山,特别是攀登雪山,面对紫外线的直射、恶劣多变的天气……需要的是以耐心、毅力对抗单调和枯燥,坚韧地一步一步向上攀爬。对于有的人而言,或许,登山这一行为确有作秀的嫌疑,但是,当巍巍的珠穆朗玛要求人们用整个生命面对她的时候,登山就变得纯净无比。这复杂而简单的攀登开始关乎人性、自我、勇气和尊严,并直指生命的源头和内涵。 60岁前计划环球航海一圈王石的智慧分享:50岁是人生辉煌的开始 王石说,人们往往认为登山是征服了高山。其实人不可能征服高山,只是登山会使人们收获良多,会引发你从哲学角度去面对生死。毫无疑问,人要追求比生命更久远的东西。选择登山就像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欲罢不能。在登山过程中最大的体会就是直面死亡,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他还说,人生犹如登山的道路,是一道抛物线,过了顶点就开始下降。巴顿将军说过,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处于最高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更要看他从最高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是什么样子。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王石身上。 问:完成“7+2”冒险计划之后,您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您现在是国内登顶珠峰的最年长纪录保持者,这个头衔和中国第一房地产企业董事长相比,您更喜欢哪个? 答:我的计划才刚刚开始,我想在60岁之前计划环球航海一圈,60-65岁计划穿越世界三大沙漠。(台下哗然,鼓掌)我一直不喜欢被人称为什么“最年长纪录保持者”,我登上珠峰的时候是在2003年,那个时候是52岁,52岁就跟“最年长”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让我实在是有点郁闷!52岁就成老人了?!人家日本人还有62岁登珠峰的呢!我登的时候,前面还有一个71岁的!这完全是别人的评价,你怎么不说,王石是中国登上珠峰的大企业家呢,这多好听啊!(大笑)有一次央视找我做节目,一听是《夕阳红》,我立马就不去了,别动不动就把我往老头行列里面添加好不好?!(笑)后来节目组的人说,您是去当中年嘉宾,还有比您小的,30多岁的青年嘉宾,我这才去的。 问:但是50岁过后,毕竟叫做年过半百了,您觉得在体力、精力都不如从前的时候,您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答: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老那一天,现在的老人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人生有很多潜力是可以挖掘的。我去爬珠峰的时候,上山前是74公斤,完了回到成都是60多公斤,可从珠峰下来的时候,我还跑去连续三天飞伞,我的包裹里面一直带着设备呢,有几十公斤重,我一路从北京背过去的。这里面除了体力、精力之外,还涉及到一个大的问题,就是人生的智慧。比如如何保持体力,这个不仅是登山经历,也是人生经历过大风大雨之后一种智慧的总结。你看有些人不该激动的时候乱激动,到该冲刺的时候,他又兴奋过头了,没有那股劲了,眼看着别人登顶,自己功亏一篑。所以我经常说,成功男人就怕乱了分寸。登山有很多时候需要的事是登山之外的经验。我知道我的目标只是登顶,任何与登顶无关的,消耗体力的事都一概不做。我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度。 问:实际上我们没有人看见您登顶的镜头和画面,为什么当初谢绝媒体拍摄呢? 答:当媒体的镜头对准你的时候,你情不自禁就会昂首挺胸,可那不是平地啊,那是海拔超过8000米的雪峰,你能挺得了多久?你摆出这种姿态,代价可能就是要了你的性命,这就是媒体的杀伤力!人生是一道抛物线,在顶点过后就开始下降了,这个是必然。你怎么去面对媒体,这样的东西不到50岁你是没法真正领悟到的。50岁,你可能在事业上已经登顶了,之后就是下山的路,你这个时候该做的就是享受自然、享受生命,学会与自然和社会保持和谐。我们处在一个物质过剩的时代,现代文明带给我们很多方便、舒适的条件,但现代生活节奏太快了,我们不但忽略了现代文明的好处,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情也忽略了……身处物质供应短缺、自然环境恶劣的高山之后,再回到大城市,再洗热水澡,再坐马桶时,我会对生活感到珍惜。对于我来说,50岁才是人生辉煌的开始!(鼓掌) 图: 王石漫画头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