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同台联袂演“大戏”——我省代表、委员关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8:59 贵州日报

  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不少贵州代表、委员在发言和交谈中透着欣喜:“贵州旅游业已经昭示出能够成为黄金产业的灿烂前景。”2005年,我省旅游总收入251亿元,以近50%的速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增长,增长幅度名列全国前茅。更让代表、委员们高兴的是,从成功举办黄果树瀑布节到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圆满落幕,从穿梭于京沪穗的旅游推介到全省民族文艺会演,直到最近渐入高潮的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贵州旅游、文化同台“唱戏”,好剧连连。产业的纽带,把我省这两方面的优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发展特色经济、打造贵

州形象的新亮点。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语气坚定地说:“实践证明,旅游业可以成为率先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目标的产业。”他和其他一些代表、委员以事实作论据:很长一段时间,贵州旅游资源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文化与旅游产业联袂产生的合力,正在为改变这种状况找到突破口。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多彩贵州风节目、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与贵州丰富而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结合互动,旅游产业前所未有地提升了文化品位,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反哺”了旅游的发展,有人形容为“大有冲天之势”。

  “2005年黄果树瀑布节举办期间,文化、旅游、宣传联手推介的做法,给我们许多启示。”安顺市市长慕德贵代表说,走这条路子,使旅游受到市场热力追捧、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又让贵州文化旅游新形象得到充分展示。他算了几笔账:自瀑布节启动以来,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等景区旅客飙升,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480多万人,旅游收入增长80%,旅游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0%以上,安顺市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有效载体,在贵州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全国政协委员申楚认为,与我省旅游产业互动发展而起的“多彩贵州”系列,已经开始成为贵州对外展示形象的名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促使贵州旅游产业增长方式实现转变。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推出类似“多彩贵州风”这样的文化产品,把旅游项目开发与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必然对以深厚文化底蕴作基础,打造顶级热门旅游项目发挥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代表、委员们坦言,我省旅游文化产业同台唱戏、成功互动的实践表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共享资源、共享市场,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共同提升、共同发展。

  来自黔东南自治州、安顺市等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强调一个观点:用产业的纽带把旅游和文化联系起来,扶贫开发就多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凯里市南花村面向旅游市场开发文化产品,原来外出务工的许多青壮年都返乡从事展示苗族文化的歌舞表演。紫云自治县格凸河景区大河苗寨,原本是个因不适合人居而计划搬迁的贫困山村,旅游和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后,村民们走上了致富路。

  旅游、文化同台唱戏,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艾北方委员对文化体制改革表现出强烈关注,他认为,只有这方面的改革搞好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才有更加坚实的根基。申楚委员介绍关于旅游文化资源“打捆包装”、整合推出的思路颇有新意:今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遵义市既有旧居胜地的展示,又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开启,还将参照“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成功案例,以特有的长征文化、国酒文化、生态文化等为主题,打造一台大型歌舞晚会,赋予当地旅游产品更多的内涵。龙耀宏代表道出自己的思考:“发展旅游文化产业,首先要处理好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关系,没有保护,利用最终就是一句空话,必须努力做到保护与利用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保证整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同台联袂演“大戏”,我省代表、委员为之欣喜,为之思虑……作者:张兴 万群 吴一文 李卫红 王兵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