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生负担为啥越减越重"素质教育"未达到预期作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9:15 石家庄日报

  代表、委员指出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达到预期作用,反而是愈行愈远

  代表、委员就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指出,现在中小学中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达到减负的作用,反而是越减越重。面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全社会,包括教育部门、学校、家长,都应该好好检讨和反思:为什么孩子会累得让我们如此心痛?为什么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越来越远?

  8小时睡眠成了奢望

  “现在孩子们一见面就喊困,过重的学习压力让他们连争取8小时睡眠时间都成了奢望,真让人心痛!”冯理达委员感叹。

  几年间,素质教育从提出到推行,实际效果和理想目标几乎南辕北辙,社会、家长们对素质教育的态度,也由欣喜、观望到最后失望。唯一窃喜的可能是生产“背背佳”、近视眼睛以及拉杆式书包等等畅销产品的商家。

  “教育部几年前就要求在中小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当时的目的之一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国人大代表胡平平说,“但凭良心讲,现在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上毛病很多。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学习压力、考试压力甚至比推行前还要严重。”

  “平心而论,教育部门确实为推行素质教育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正因为做出了努力无法达到效果,中小学生反而越来越累,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全国人大代表黄泰康说。

  “素质”与“应试”

  黄维义委员说,“近年来不少地方的现实情况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有人形象地说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扎扎实实干‘应试’,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升学指挥棒由高中向前延伸到了初中、小学、幼儿园。”

  “现在已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式:孩子上了重点小学才能上重点初中,然后再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才有好工作、好未来。”胡平平代表说,“这造成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所有的期望都变成压力,压在孩子们幼嫩的肩膀上,你说孩子们的负担能轻得了吗?做题、背书、跑补习学校补习班,搞坏了身体、搅乱了心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创新型人才、专长生怎么可能大规模产生?”

  一个更让人担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已经扎根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当中。学校不抓应试了,不重视成绩了,不排名次了,一些家长和学生感到没有底了,没有动力了,没有抓手了。于是,很多家长对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有些不适应,不热心,有的甚至还有反对意见。

  让素质教育扎实推进

  目前,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应试教育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多的孩子基本上是这种情况:具备应试技巧,但学习能力欠缺;会吹拉弹唱,但缺乏审美修养;外语水平提高,但语文能力和民族文化根基衰退;此外缺乏理性、品德滑坡、意志薄弱、身体羸弱、不爱劳动、社会适应性差等不一而足,总之离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越来越远。

  黄泰康代表说:“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但高考的指挥棒没变,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还是分数至上,教育的口号变了,但对教师的考评、对学校的考评指标还是分数、升学率,同时优质教育资源并没有扩大,相对反而减少了,这一切,都导致了素质教育工程无法实质性推进,我们这几年反而是离素质教育越来越远了。”

  王渝生委员指出,教育主管部门为政绩不让减负,家长怕输不起不愿减负,学校为生存而不去减负,学生自然也就不能减负。要减负,关键是要改变目前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改变“考试定终身”的考试制度,为素质教育的实现而努力。实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弱化文凭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社会成材的标准多元化了,只有重能力而不是重考分成为社会常态,减负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孩子才能真的有时间玩儿,才能真正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新华社记者邬焕庆景勇立民

  视点

  代表披露逼学生

  上补课班的七大“招数”

  据新华社电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胡平平代表经过多次明察暗访,发现一些学校和教师通常用七种“招数”,逼着学生上补课班。

  一、日常教学中,故意将一些重点内容在课堂上不讲,留到补习班上讲;二、在平时课堂上讲辅导课,把新课放到星期六、星期天上;三、平时考试自己出题,给补课的孩子透题,让他们得高分,给家长、学生造成补课成效大的错觉;四、冷落不补课的孩子,表情冷漠一点、把座位往后排一点。如果还不管用,就找家长谈,称不补课就会掉队;五、互相拉生源。如果上面规定教师不得为本班学生补课,语文老师就对学生说,你数学差要找数学老师补课,数学老师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把学生介绍到语文老师那儿去;六、如果上面规定公立学校一律不允许办补习班,则找社会力量办班,利用别人的公章挣自己的钱;七、如果上面规定不让学校出面组织补课,就搞“年级补课”,让家长委员会或者是几个家长出面写申请,由家长收钱,在外面租房子补。

  胡平平代表认为,“补课风”在社会各界的讨伐声中不断“升级”,除教育体制、监管力度等因素外,少数学校和教师的恶意助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