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迎来戏曲舞台的春天!(陈阿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9:56 东方网

  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唱得好,它唱遍了祖国大地。今年春节又唱到了加拿大、美国……,带领全世界华人同唱“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国”,歌声是那么的嘹亮、动听、深情、和谐,已成为全世界华人赞誉的“文艺精品”和“娱乐中心”。

  最近,上海东方电视台也推出了“同唱一台戏”节目,这个节目立意新、意境深、潜力大,值得提倡和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将社会主义新文化送到农村;送到田

头;送到农民家门口。农民生活富了,更需要文化的享受;更需要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有滋有味。“同一台戏”走到郊区去;唱到农民心坎里去,给农民带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带去文艺工作者的心声,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大实事、大好事,农民从心底里高兴和欢迎。

  农民是中国最多的人、最主要群体。为人民服务,首先就是为农民服务,让农民满意。农村是个广阔天地,中国戏曲的最大市场,文艺工作者施展才能的最好地方。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戏曲到农村去是大有作为的。近年来,戏曲不景气,剧场的限制,戏曲节奏较慢、青年戏迷少,固然是戏曲事业每况愈下、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电视、报纸不重视戏曲宣传推广力度和普及,戏曲节目太少、质量不高,更是一个重要原因。须知中老年人是人民的大多数,他们是戏曲的忠实爱好者。他们中许多人是伴随着戏曲长大的,对戏曲是唱不离口、爱不释手的。他们不反对电视里韩剧火爆、超女火爆,他们更希望中国戏曲火爆,文艺舞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国戏曲比起一般的流行歌曲,文化底蕴更深、更源远流长、更有生命力。发扬中华文化,就是要进一步推广和提倡中国戏曲的文化底蕴,中国戏曲不能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更不能以流行歌曲来取而代之。

  沪剧又名滩簧,它是上海人的“专利”。到上海郊区去唱沪剧,沪剧就找到了知音.上海农村是沪剧的创作之源、源出之地、人才之根,是沪剧的“娘家”,经常回娘家走走,沪剧应该成为在上海唱同一台戏的重头戏。

  越剧来源于浙江。越剧在浙江非常有群众基础、有人缘。几年来,杭州小百花创作不断、人才不断,源于在此。同唱一台戏将上海和江浙沪的的越剧老一代艺术家和青年精英集中组织起来到浙江各个市各个县同唱一台戏,一定会让浙江人如痴如醉的。

  评弹是苏州人的“本钱”,锡剧是无锡人的家乡戏,淮剧是苏北人的“知识产权”,黄梅戏是安徽人的发明,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们都有非常多的“票友”。

  同唱一台戏经常能将专业戏曲工作者和业余的群众爱好者联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不仅给当地观众以艺术享受,而且可以为戏曲舞台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甚至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取创作题材,为中国戏曲的创新,长江后浪推前浪。

  为什么越剧“红楼梦”、“梁祝”常演不衰?为什么沪剧阿必大常唱不厌?为什么天仙配天天唱、人人唱、越唱越爱唱?为什么京剧智取威山虎,老年爱看、青年人也爱看,这就是中国戏曲的魅力。不是人民不爱看戏曲,而是电视里戏曲太少;是戏曲的音乐、内容、创新不够,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戏曲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工厂、深入农村、深入到人民中去,多创作些人民想看、爱看的作品来。沪剧的“自有后来人”、越剧的“新婚姻法”、评弹的“芦苇青青”,当年如此火爆,至今记忆犹新。希望这样的“精品”不断问世;希望同唱一台戏能迎来戏曲舞台的春天!


作者:陈阿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