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我国人才评价面临“囚徒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14:17 新华网

  李克杰

  长期以来我国人才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以发表论文数量决定成败,“一刀切”地使用外语否决权,单纯用文凭、学历论水平高低的人才评价弊端,在两会代表、委员中引起关注。不少代表、委员指出,不合理的评价方式影响正常的研究、工作,导致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学术腐败难止。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甚至影响到国家整体

竞争力的提高。

  其实,在笔者看来,用论文、外语和文凭“三大件”评价人才,实乃无奈之举,因为我国的人才评价正面临“囚徒困境”。

  谁都知道,人才的评价标准应该是真才实学,是能力和业绩,而不应该异化为论文、外语和文凭“三大件”。因为论文既可以拼凑,也可以抄袭甚至剽窃,还可以花钱购买、花钱出版,外语则只能表明对某一语言的掌握程度,完全与专业知识和能力不相干,而文凭更只表明受教育经历,对于个人来讲属于“历史范畴”,是否学到知识以及能否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那还是另外一回事。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没有通行“能力标准”,而将“能力”固化为论文、外语和文凭三大硬性指标了呢?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社会非常无奈的选择,与我国的人文环境和历史传统有着密切关系。

  比起“三大件”来,能力是一项软指标,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中国不仅仍是一个人情社会,而且在许多管理领域人治传统还有很大市场。完全采用“能力标准”来衡量人才则会为以权谋私、安排“自己人”形成裙带关系大开方便之门,其危害后果同样不可估量。而使用“论文、外语、文凭”三大标准,尽管有机械和僵化之嫌,也有偏颇之害,但它至少可以为那些认真学习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的人提供了一条竞争渠道,也可以为那些只有背景而无知识的人设置不容易逾越的有形门槛。应当说,尽管“三大件”人才评价标准不能保证将“良才”全部筛选出来,但它能够有效阻止庸才进入不该进入的领域和岗位,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也许这就是中国人才评价所面临的“囚徒困境”。

  事实上,我国的高考制度也面临同样“囚徒困境”。严格来说,全国统一标准的高考招生模式是不利于全面考核人才的,它的后果就是助长应试风,培养应试型人才,并非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这是公众早就看到的,也是国家非常明了的。为此,我们提出素质教育,致力于改革高考制度。但我们却不能设想短时间内彻底废除高考制度,将招生录取权完全交由高校行使。尽管从理论上讲,后者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因为它能够发现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和优势,能够充分张扬人的个性,避免削足适履的尴尬和无奈,但我国却不具备这样的社会条件和国情背景。同样也是由我国是人情社会和一定程度上的人治传统造成的。记得教育部原副部长韦珏曾经透露,数年前教育部也设想过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让各高校自己组织考试,自主招生,但大学校长们却不敢要这项权力,因为他们无法应付各部门领导的“骚扰”。

  看来,当前实行的“论文、外语、文凭”的三大人才评价标准确有其弊端,应当努力改进和不断完善,最大限度地减少表面文章,但我国尚不具备完全采用“能力标准”的社会条件和体制环境,只能逐步实现过渡。

  相关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