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为何政法大学的招生办法应者寥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15:24 红网

  中国政法大学今年对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人口比例确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两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3月11日 《新京报》)

  消息无疑很好,其产生的影响也必将是巨大的。众所周知,现行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制存在严重的不公平,因而每年的两会都会重复地提起。今年也不例外,但要想有一个全新

分配制度,恐怕预期遥遥。中国政法大学今年的招生计划按人口比例确定,给现行高校招生指标分配制注入一针新鲜剂,有专家称之为,打破地域差异的破冰之举。并不为过。

  新鲜的且是有助于高考公平的事,从常理上说,应该是引得多方拍手称快,引得应者云云的,可此举并没有引来多少的热情回荡。至少没有校长要想成为第二个。相反,却引来了众多清醒的“清醒之音”。北大校长许智宏表示,目前的招生制度还是合理的。言外之音不言而喻;人大校长纪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校暂时不会考虑进行类似的改革;上海交大党委书记王宗光,没考虑过推广这个做法;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表示,中国政法大学的做法是好的,但恐怕很难推广。言外之音同样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政法大学能否达到成功的目标,能否收到一定层面的效果。其涟漪效应有多大,恐怕谁都无法回答,但毕竟作出了尝试。有一点显然是可以肯定的,促进了教育公平。

  任何人都会说,不公平是绝对的,公平是相对的。但明显的不公平却无力去改变,则是一种悲哀,有了新的思路不去尝试,就不会使不公平的状况改善一点点。

  据全国人大代表温俊义介绍,几所著名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分别是:北大17%,清华16%,北航13%,北理11%,复旦44%,上海交大47%,武大50%,南大55%,浙大61%。这是一种必须正视的事实,事实的背后是地方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博弈的现行结果。改变谈何容易?其实,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李延保的话已作了最好的原因诠释: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的政法大学,该校的拨款主要来自于国家;但各高校情况不同,尤其是综合性大学,涉及面更广,加之确实存在地方经费投入问题。地方经费也是国家经费,两者认识上的偏差即是无力、无心改变的主因。

  我不知道, 中国政法大学的作法能走多远,但我特别欣赏这句话:“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同理,那一所大学都不是地方的。都是中国的。有这种意识很可贵,可贵意识的真实行动则就成了稀薄之贵。

稿源:红网 作者:王军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