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代表委员抨击公德意识缺失:善小不为,恶小为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21:3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题:善小不为,恶小为之——代表委员抨击公德意识缺失

  记者李亚杰、熊言豪

  “这位旅客,麻烦您到那边的吸烟室里吸烟好吗?”长沙火车站工作人员每天要重复很多遍这段话;去年的胶东大雪,一名青年竟扛着十多把铁锹,以每把100元的价格出售给

别人铲雪;80%的上海市民平时较少能感受到周围人的奉献精神……

  凡此种种,引发了代表委员对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忧虑。岳清友代表、于保法代表等一致说,社会公德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上社会公德这堂课。在这堂社会公德课里,每个人都严格地要求自己,才会有整个社会良好公德的形成。

  全国政协委员邓伟志则从和谐的角度阐释了公德:现在我们的社会冲突时有发生,其中有相当多的社会冲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为什么可以避免而又避免不了呢?很重要的一点是不懂礼仪,不讲礼仪。

  “比如说,没保持一米距离,有时也会踩着别人的脚。假如在碰到别人或者踩着别人以后,能说一声对不起,别人的心理上就会宽慰得多,倘能彼此相视一笑,说不定还能交上朋友呢。但假如你就是不说对不起,对方的火气就会上来,你的火药味也会浓起来,交叉感染,愤怒共振,冲突就在眼前。”

  邓伟志委员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人人讲礼貌,处处讲礼貌,形成一个讲礼貌的浓厚氛围,我们的心理状态就会有如沐春风之感,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温馨。

  全国政协委员徐一鸣认为,当前节约意识的缺失与我们的社会宣传教育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你有钱,可以去吃盛宴,但不能剩下大量的食品丢入泔水桶;你可以去住总统套房,但不能浪费自来水。厉行节约不是因为贫穷,而是要让节约成为一种品质、精神、教养甚至时尚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中,无数个体的行为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基石,每个个体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体社会风气的形成。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在公德教育中要注重群众性和针对性,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通过大型公益广告牌、电子屏幕、宣传橱窗、新闻媒体等,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公民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道德实践,公民道德素质的养成也在于实践。”徐德骁委员等说,“讲道德从小事做起,破陋习从自我改起”,提高公民的道德自律能力要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从具体事情和行为抓起,小到公共汽车上为需要的人让座,大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