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好莱坞的外国文化尽是美国口味(文化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02:02 环球时报

  日本人投资、美国人拍摄、中国人主演的电影《艺伎回忆录》从它诞生、不,应该说从它诞生之前、阿瑟·高登同名原著畅销欧美开始,就不断引起形形色色的争议。如果说书中艺伎的原型岩琦峰子指责该书部分情节歪曲事实,还可以用艺术需要、合理夸张之类的说辞搪塞敷衍的话,这部影片在中国和日本、甚至在欧洲各国均遭到冷遇,就有些不寻常了。归根结底,这部电影里反映的根本就不是日本文化,而只是“美国人对东方文化的奇怪想象”。

  其实,作为一部好莱坞的商业电影,《艺伎回忆录》所追求的,只能是这种貌似异国文化的美国文化。这种现象也并非它独有,而是好莱坞电影一贯的做法。从《斯巴达克斯》中对主人公结局的改变,到《寡妇制造者》里美国式的苏联故事;从《花木兰》中让中国人瞠目结舌的人物和情节,到米老鼠系列片里荒腔走板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几十年来,好莱坞一直演出着一种巧妙的戏法,即在五颜六色的“异国文化”外衣下,或露骨或含蓄、或巧妙或笨拙地塞进“美国文化”的躯体。名字、服装、场景、道具,虽然都是外国的,但故事的精髓,却是不折不扣的美国货。

  这些穿着外国服装的美国玩偶要打动的主要对象,正是美国人本身。不管你乐意与否,美国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流行文化消费市场,作为美国商人的好莱坞制片商们,自然不会放过在外国人身上赚钱的机会。但不论从市场角度,还是从文化取向出发,归根结底,他们终究会把美国人的口味放在第一位。他们镜头下的故事,也只能是“美国人眼中的异国风情”而已。

  全球观众眼中的失败,却未必不是制片商眼中的成功。《卧虎藏龙》在中国被人诟病,并不妨碍它在北美票房榜创记录;被许多国家拒之门外的《艺伎回忆录》,在美国很受欢迎,又刚刚一举摘下奥斯卡三项大奖。这些都足以让他们眉开眼笑,并对所有指责充耳不闻:你们喜欢自然最好,不喜欢也无妨,因为这些影片都是不折不扣的“美国制造”,都是美国文化的产物,不管他们身上穿的是牛仔服、唐装,还是扣错了扣子的日本和服。▲

  《环球时报》(2006年03月10日第二十版)


陶短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