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个“老大难”考验人民法院司法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09:00 每日新报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申诉难、申请再审难和执行难是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三大难题,这三大难导致了司法公信度的降低,直接影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来自河南的全国人大代表毛万春疾呼。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最高人民法院致力解决的问题!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11日所作报告中,可以看出人民法院正积极提高司法能力,向着这三个“老大难”奋力攻坚。

  涉诉信访数量首度回落代表:哪级终审哪级负责

  报告说,最高法院2005年全年共处理群众来信来访147449件(人)次,其中涉诉信访19695件(人)次。加强申诉和申请再审的审查工作,共立案1834件,决定再审和指令下级法院复查383件;地方各级法院共办理群众来信来访3995244件(人)次,其中涉诉信访435547件(人)次……经过全国法院的不懈努力,涉诉信访数量在连续几年攀升后开始回落。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国光说,对于信访申诉问题,只凭最高法院是不可能解决的。要实行审级负责制,哪级终审哪级负责;申诉案子要严格把关,对事实和证据有出入或检察院抗诉的案子必须审理,提高办案质量水平和办案效率,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

  全国人大代表、长期在基层法庭从事审判工作的向才银表示,“要让老百姓告状有门、冤情得申,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团结。”

  改革再审制度势在必行代表:把启动再审权交给老百姓

  有代表注意到肖扬在报告中披露的一组统计数字:去年审查申诉和申请再审196342件,其中符合法定条件进入再审程序的47902件,审结46468件,改判15867件,占当年生效案件总数的0.31%。

  这正是改革再审制度的必要性所在。正如肖扬在报告中所说:“维护司法公正”。

  “申诉再审制度对于纠正错判、误判,实现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作用。”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但是,审判必须有一个终结,再审也不能没有必要的限制。”

  这位负责人说,在司法实践中,对不应再审改判的案件反复申诉、反复再审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个案件经过七八次甚至十多次判决的情况时有所见。一方当事人息诉,另一方当事人又申诉,“按下葫芦起来瓢”,不仅使当事人陷于讼累,法律关系也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全国人大代表张启楣说,“要把启动再审的权力交给老百姓,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再审条件,人民法院不得推诿当事人,必须立案受理。”

  自觉履行生效判决比例提高代表:建设威慑机制加大失信成本

  作为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执行难”称得上是个“顽症”。但在2005年,这个问题似乎有了一线转机。

  来自最高法院的报告说,地方各级法院进一步完善执行措施,采取提级执行、指定执行、交叉执行、委托执行、公布被执行人名单、奖励财产举报等多种方式,加大执行力度,2005年全年共受理申请执行案件2052835件,执结案件2036717件,执行标的总额3120亿元。

  在民事案件数量稳中有升的背景下,受理的执行案件总数反而有所下降意味着什么?

  最高法院执行办主任俞灵雨说,这既可以反映各级法院在加强司法调解工作后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同时也可以反映人民法院在加大强制执行力度后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判决的比例有所提高。

  他的判断是:“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执行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总的来看,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制约,执行难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俞灵雨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下大力气解决执行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债权人合法权益,仍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介绍,在2006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将进行一次针对执行积案的集中清理行动,这或许可以为执行工作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而最高法院正在组织开发和筹建的“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网”,也许是更为长远的举措。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永喜说,执行难不仅是法院问题,还有行政干预、合同不完善、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尽快建设国家执行威慑机制,进一步加大赖账者的失信成本,促使他自动履行义务。

  肖扬在报告中提到“继续深化人民法院改革”主要任务时,明确把三个“老大难”列为着力解决的事项:改革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监督制度,解决申诉难、申请再审难问题,及时纠正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改革和完善执行体制与工作机制,完善执行程序和执行管辖制度,建立健全统一管理、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执行工作机制,解决执行不力问题。

  对于在北京市永定门最高法院上访接待中心那些面带戚容的上访者、对于那些手拿“法律白条”苦苦不能兑现的人们,这或许是2006年春天一个值得期盼的消息。

  <责任编辑:张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