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贵州新农村建设要从四个方面破题--访全国人大代表龙志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09:11 贵州日报

  金黔在线讯 谈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龙志毅代表语气明快:“这是一个崭新的理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句话二十字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龙志毅代表是外省人,但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一直在贵州工作,长期担任我省党政

重要领导职务,几十年的经历都和农村生活直接间接相连,对贵州农村从不感到陌生。他说,贵州曾经在全国较早地实行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农村经济曾一度较快发展。但后来由于体制机制、自然条件、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制约,我省农村逐步拉大了与国内平均水平的距离,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在贵州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其难度不可小视,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贵州破题,要解决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龙志毅代表坦陈自己的观点:新阶段扶贫开发,经济扶贫和文化扶贫必须并重;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在贵州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抓好农业产业化;人口计生工作仍然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重点,须臾不能放松;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避免形式主义,有规划地逐步开展。

  龙志毅代表分析道,为什么我省一些地方开展扶贫的过程很长,但变化始终不大?原因在哪里,很值得深思。可以说,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在贵州工作时,对毕节地区就提出开发、人口、生态的扶贫理念,并强调扶贫要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而不能单纯地救济。所谓造血,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就是不可或缺的题中之意。总书记的思路和做法,至今仍然给我们许多启示。我们所提倡的文化扶贫,不是一般化地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而是要实施一系列提高农民素质的具体举措。要通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办职业技术学校、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等,有计划地为农村培养人才尤其是乡土人才。要以消除“三无”村为目标,全面提高广播、电视、报纸在农村的覆盖率,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条件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外面的世界,知道自己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志气,增强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文化扶贫的重要内容。县一级重点放在“两馆”即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上,乡一级重点放在文化站建设上,村一级则要把文化活动室办好。建设“两馆一站一室”重在充实内容发挥作用,让它成为农民群众上课、看书,开展文化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最佳场所。

  龙志毅代表认为,城市支持农村,城市要有支持能力,农村也要有相应的承受能力。目前贵州农村的现状是产业化还未形成规模,农村商品经济尚待发展。由于城市化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也不是很强。选准对接点因而显得十分重要。当前要选择重点行业、企业有计划地在农村特别是中心地区农村,大力推行农、工、贸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建立一批实行农村劳动力再分工,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生产,能够尽快带富农民的经济实体。与此同时,继续推进以“双层经营”、“公司+农户”为重要内容的农村生产体制改革,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谈到我省农村的人口计生工作,龙志毅代表认为,虽然总的情况很好,但是发展并不平衡。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依然存在着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从贵州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人口问题不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方面使农民无法从经济上翻身,逐步脱贫,走上小康道路,另一方面也无法破解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素质的课题。

  谈及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规划、有步骤进行,龙志毅代表言辞恳切。他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亿万农民群众。建设规划一定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上,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要一个县一个乡一个村地因地制宜分别做好规划,把好事办得让群众从心眼里感到满意。

  作者:张兴 万群 吴一文 李卫红 王兵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