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审历史:厘清广东文化的脉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09:3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记者 吴红林

  《广东九章———经典大家为广东说了什么》(以下简称《广东九章》)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精选了古今79位经典大家对广东文化的论说。书中还插入了编者的点评;并附有200多张具有浓郁的广东风味的图片,将岭南的文化底蕴和时尚元素糅合在一起。该书的文本以前所未有的展现给广东文化以全新的阐释,为读者对广东文化的思考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从中认识一个地方———广东,熟知一种人———广东人,品尝一种文化———广东文化。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该书主编、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黄树森。

  从历史反看现实从争议认知文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对主编出版《广东九章》有没有什么感想?

  黄树森(以下简称黄):广东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需要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来支撑,这就需要对广东文化进行认知、概括、提炼。可以这么说,编写这本书,我们是用现代的视角行走在千年大道上,回顾历史、重审历史、厘清广东文化的脉络,用历史大家的文化学识和文化视角来印证广东精神,再现和反省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广东文化。这些大家的文章体现了广东文化的开创性、兼容性和坚守性———当然,褒贬不一,争议不断———这也是这本书的特色和价值所在。我们希望,借助这本书可以“飘红”广东文化。

  记:鲁迅曾经说过:“选本所显示的,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倒是选者的眼光。”可以说,文章的取舍难度非常大。本书在选稿时有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

  黄:我们选稿有三个原则:第一,必须是大家的文章。第二,所选文章在当时有一定影响。第三,文章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与现代有所重叠。即,从历史反看现实,从现实观照历史,对现实有价值。比如,鲁迅说:“革命的后方便成为懒人享福的地方。”这很有现实针对性,现在的确存在懒人享福的问题。再比如,《牡丹亭》剧中男主角柳梦梅是广东人,《牡丹亭》其实是发生在广东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所以,我们收录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还有,余秋雨在《五城记·广州》中说,希望广州文化的功效“不像早茶和花市,只满足季节性和日常性的消耗”和何博传的《珠三角与长三角优劣论》不但当时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思和争论,直到今天,争论仍然还在继续……

  记:在主编这本书的过程中您有没有什么遗憾?

  黄:1583年,意大利学者利马窦由澳门入境并居住在广东肇庆。194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偕夫人玛莎到中国采访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抗战情况。他一生只来过中国一次,而且第一站是在韶关。但是,我们在编这本书时没有找到他们写广东的文章,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记:有人认为,很多年来,广东是文化的先行者,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重镇,但是广东产生不了学术大家,没有高端的学术文化、精英文化。

  黄:我一直认为,大众文化雄厚的地方,学术文化、精英文化必定会趁势而起。有了众多厚实的大众文化现象的积累,才有高端的学术文化、精英文化。况且,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分野越来越模糊。上世纪30年代,陈寅恪说:“中国将来恐怕只有南学。”上世纪60年代周扬也提出过“广东应该成为中国第三个文化中心”。在学术层面,广东没有理由无所作为。

  记:您在主编这本书时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黄:这本书的定位是面向市场的。所以,我们在学术和大众之间力求达到一种平衡,既能保持学术含量又不枯燥。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对学术性的东西做了一些注解和点评,跟新闻、跟现代、跟时尚做了一些链接,在封面设计和配图选择上数易其稿,以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还有,经过反复讨论,我们最终把“潜伏的争议性”作为第一章,力求在碰撞、争鸣中更好地认知广东文化,以引发读者思考。

  从求务实到创品牌文化要破观念束缚

  记:利用旅游来推广文化已被广泛认同。在以旅游促文化发展方面,广东有什么作为?能不能推出一款“广东历史文化行”这样的旅游线路?

  黄:我想应该是可以的。你到湖南去旅游,湖南的导游会跟你读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这会给游客以深刻的印象。但是,广东的导游却没有这种意识。其实,我们完全能这么做。比如本书中收录的张其淦的《岭南名臣序赞》中就有这样的话:“绵疆峻岭,代有伟人;文川武乡,常产贤哲。”我们广东的导游可以将这个灌输给游客,成为广东文化一个提纲挈领式的东西。

  记:我参观广东的一些文化景点的感受是似乎比较冷清。这一点您怎么看?

  黄:以旅游促文化发展,不是单个的打造某一个文化景点,而应该是对这些文化景点进行整合。更重要的是提出一个概念,比如刚才说到张其淦的那句话。广东在这方面散的东西很多,需要进一步整合,以捆绑的方式进行推广。广东要建设文化大省,需要做很多聚合型的工作。比如,广州打造音乐之都,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这就很好。但这种聚合要做很多才行,才能形成强大的外张力。

  记:河北作家王朝柱在编导长篇电视剧《冼星海》时,收录了“顶硬上”这首广东的民歌号子。“顶硬上”这一广东人精神开始在全国范围有影响。一种广东人精神被外地作家发现,并开始形成影响,对此,您怎么看?

  黄:交流是文化的钥匙。广东人精神需要提炼、发现、善识。对于广东文化,我们的“善识”功能还不足。广东文化中还有很多好的东西没有被我们发现。

  记:在您看来,广东文化中有没有什么不足?

  黄:现在已经从资本输入时代、产品输入时代进入品牌输入时代。在品牌时代,广东人的务实精神,务实而不务虚,缺乏品牌意识,很容易成为现代化的一种束缚。广东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需要破除这种观念束缚。比如,现在有很多专家不愿意上电视、上报纸,不愿意突出个人,很低调,不主张高调,这一点,需要改变。其实,从个人到产品到企业再到城市,知名度即品牌很重要,个人小品牌的汇聚才能形成集体的大品牌。还有,广东人小富即安的心态很容易出现鲁迅批评的“懒人享福”现象。

  乡土教育任重道远教材编写放眼市场

  记:我注意到,这本书还是广东一些高校的乡土教育读本。近几年,乡土文化热刚刚在中国兴起,还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认为:“乡土教材要承担起传承地域文化的重任,让年轻人找回精神上的家园。”对于这一点,您怎么看?

  黄:乡土文化教育的确很重要,不仅与文化建设息息相关,也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连。在本书的首发式暨研讨会之后,我们将进行“《广东九章》与乡土文化教育”课题研究与讨论,推动乡土文化教育的真实落实和教材编撰水平的提高。

  记:乡土文化教材很容易落入史料堆砌、数据罗列的套路,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黄:《广东九章》可以说是一次新鲜尝试。我们从经典大家为广东说了什么也即经典大家看广东的这个角度,精选经典大家的妙文汇编成册。这比直接灌输要好得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启发思考。

  记:由于经费限制,乡土文化教材的编写者们通常是在一些民间组织的支持下,带着项目去编教材。

  黄:在这方面,《广东九章》应该说比较有特色,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点,走出了为编而编的怪圈,靠面向市场找到了出路。

  记:虽然本书高雅和通俗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但正如著名文艺批评家谢有顺所说,现在有很多人已经很难看懂古文。这个问题在推广本书、推广乡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得到更好的解决?

  黄:我们的想法是先在大学里试点。接下来,出版社准备出一个缩减本,在高中推广普及。同时,我们考虑可以请老师教授。我们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请广东文化著名学者开办广东文化讲坛,举办青少年知识大赛,搞征文,进行短信息“一句话书评”等与读者进行互动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