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王兵和他的“疯”同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10:4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王兵和他的“疯”同学(图)

  王兵(左)盼着张铭早日康复。文/图记者周瑞张万山实习生张永黎

  特别提示

  王兵和张铭是同窗好友,一场变故却让颇有才气的张铭变成了一名间歇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当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离他而去时,只有他的同窗好友王兵默默地陪伴着他,他的吃喝拉撒、他的求医治病、他的一言一行都让王兵牵挂着———这种难得的帮助,延续了整整13年。

  地下室隐藏的秘密

  很长一段时间,在西安市烟草分公司里流传着一个秘密:在单位办公楼的地下室里,住着一个神情异样、沉默寡言的男子,这个人不是公司职工,也并非家属。他每天只在吃饭时间出现在单位食堂里,独自一人默默地买饭、吃饭,然后又回到地下室。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一时间成了职工们猜测的话题。

  渐渐地,大家知道了那个神秘的男子是同事王兵的同学,这个人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每到深夜他就会发病,有人曾隐约听到地下室里传出他歇斯底里的喊叫,这给整个家属院平添了一丝不安和恐慌。为此,局领导找到王兵。在领导的办公室里,王兵讲述了这件事背后的一段隐情:原来,那个神秘的男子,是王兵的中学同窗,13年前因遭遇精神打击而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多少年来,一直是身为老同学的王兵在照顾他的生活。张铭的遭遇深得局领导的同情,王兵十多年如一日帮助自己患病的同窗好友的义举更得到局领导的赞许。就这样,王兵和张铭的事成为整个大院公开的秘密,更多的人对王兵的行为表示钦佩,有不少同事也向他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同窗好友成了“疯子”

  王兵和张铭同龄,1985年同时考入了市第五中学,并且分在了一个班。因为对文学的爱好让这两个性格迥异的同龄人变成了好友。

  王兵性格豪爽,他的朋友很多,张铭性格内向,也很少与同学们交流,但是张铭勤奋好学,特别酷爱唐诗宋词,闲暇时偷偷地写诗填词自我欣赏。一次偶然机会,王兵看了张铭的诗,对他的才华钦佩不已。上高二时的一天,王兵带张铭来到自己的家,看到王兵家整柜的书,张铭有些爱不释手。看到如此好学的孩子,同样喜好古典诗词的王父对他也是疼爱有加,因为了解到张铭家经济拮据,每逢张铭到家,王兵父母都要做点好吃的。

  在接触中王兵了解到,这个颇有才华的同龄人与自己相比是不幸的。张铭出生才40天就被一对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夫妻抱养,一家3口住在骡马市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小屋里,靠着两个老人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度日,为了供养张铭,老人每天都去菜市场捡拾别人丢弃的菜叶。

  1988年高中毕业后,王兵上了大学,张铭则步入了社会,他先在一家书店卖工艺品,后被安排到阀门厂当了一名车工。1993年秋日的一天,恋爱受挫的张铭独自到一家饭店饮酒,心情抑郁的他喝得酩酊大醉,恍惚中误用自己的车钥匙竟打开了别人的自行车,随即他被当做小偷扭送到当地派出所。尽管后来警方通过调查证实他是无辜的,但这件事却彻底改变了张铭的命运。从派出所回来后,张铭蒙头大睡了3天,然后开始自言自语,乱砸东西,他年近八旬的养父母手足无措,无奈中找王兵帮忙。

  1993年10月的一个深夜,王兵被张铭神色慌张的老母亲叫到家里。刚走到楼下,只听见“咣”的一声,一把铁水瓢穿过张铭家的玻璃窗扔到院子里,“张铭又犯病了”张铭的母亲哭着说。在屋里,王兵看见张铭那张因为愤怒变得狰狞可怕的脸。看到王兵,张铭立即安静下来。第二天,王兵陪同老人带着张铭到了医院,经诊断张铭患了“间歇性精神分裂症”。从此以后,王兵经常带张铭奔波于西安各大医院开始求医之路。那一年,王兵和张铭都24岁,王兵参加工作刚两年,他所有的工资收入除了吃饭日常花销外全部花在给张铭和老人治病上。当时就有朋友说王兵“傻”,只有他的父母对他的行为默许和支持。

  “眼看着一个才华横溢的朋友瞬间变成了一个令人生畏的‘疯子’,真是让人难受,同学一场,实在不忍心看着他疯疯癫癫地过一生,我要尽自己所能,帮他一把,或许能救他”。怜悯和爱心,让他跟时而疯癫时而正常的张铭结下不解之缘。

  漫长的求医问药路

  患病后的张铭彻底变了一个人,他经常是白天蒙头大睡,晚上犯病就歇斯底里地叫喊、砸东西,只有王兵才能稳住他癫狂的情绪。

  最初的两年间,王兵带着这位不幸的老同学到处求医问药,从西安市中医院、第六医院、到市内各精神病院他们都跑遍了。每次看病,少则几十块,多则数百块,一个疗程下来就是一两千元。当时,张铭因为没有工作,全家仅靠其养父母200多元的退休金勉强维持生活,万般无奈的老人每次给张铭看病只有拉着王兵来支付医药费。刚参加工作的王兵每个月的收入也只有六七百元,平时自己省吃俭用,一门心思是给张铭看病。

  1994年秋,经熟人介绍,王兵带着病重的张铭来到西大街一个中医院求医,一名老中医一次给他开3个月的中药,仅药费就要9000元。听到这个数字后,张铭80岁的老母亲当场心脏病复发,欲哭无泪的老人绝望的眼神,深深刺痛了王兵的心,他决定推迟婚期,把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钱,拿出来给张铭买药。第二天,王兵取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6000多元钱,再次来到医院,经过一上午的求情,医生答应把药费从9000多元降到7000元,但是翻遍所有的口袋,还差500多元钱,他从同事和朋友那里七拼八凑终于筹够了药费。

  钱花了不少但张铭的病却总不见好转。此外,平时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王兵还得带他就医打针。除了负担医药费外,王兵还时常给张铭的两位老人一百、二百的补贴家用。逢年过节,单位发的米、面、油,王兵几乎从来就没有提回过家,而是直接送到了张铭家。

  为同学先后找了九份工作

  张铭病情有了好转后,王兵便开始张罗着给他找工作。在1995年至1996年的两年间,王兵通过所有的关系先后给张铭找了搬运工、业务员、勤务员、保管员等九份工作。但从来没有一份工作张铭能干够3天,几乎都是在上班的第一天就不辞而别,最长的一次是在一家通讯器材公司,连着两天表现都不错,老板放心地把大门钥匙交给他保管,但是在第三天的早上,王兵接到老板打来的电话,说张铭没来上班,公司十几名员工进不了大门。王兵赶到家一看,张铭还在床上呼呼大睡。王兵当即拿起钥匙,直奔朋友的公司打开了大门。当他气喘吁吁地赶回来,试图说服张铭回到公司重新上班时,张铭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最后以“他们都看不起我”为由,拒绝继续上班。张铭的反复无常、无理取闹伤透了王兵的心,他不再为张铭求职的事奔波。之后的几年里,因为实在放心不下张铭和两位老人,他经常到张铭家里探望,临走总是不忘把自己口袋里的钱塞给张铭的老母亲。

  1997年,瘫痪多年的父亲在张铭一次歇斯底里的发病中去世了。2000年底,一个寒风萧瑟的下午,正在上班的王兵被保安叫下楼,当他出了大门,看见衣衫褴褛、须发脏乱、身形消瘦的张铭傻傻地看着自己时,他心如刀绞,铮铮汉子为自己的同窗好友眼前的凄惨景象心疼不已。经询问几天前与张铭相依为命的老母亲,在为他找工作途中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张铭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他在连续饿了两天后,万般无奈下,只好找王兵。他无法将这个遭遇生活重创的好友拒之门外。张铭的养父母的相继去世,使他的病情又趋严重,频频复发。此后,王兵再次陪他走上求医路。

  租间房住不容易

  2001年,张铭居住的地方要拆迁,无依无靠的他又陷入了流离失所的困境。

  当时街道办决定把张铭送到精神病院去,“他不是‘疯子’,他清醒时还能读书看报、还能写诗,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送到精神病院,成为一个废人!”他当即决定给张铭租房,靠自己微薄之力再次拉他一把。

  谁愿意把房子租给一个“疯子”?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仅在丰禾路,他们就换了三四个地方。一开始王兵给张铭在丰禾路租了一间民房,只住了一个星期,房东宁肯退钱也不再让张铭住下去了,嫌他整晚不睡觉,时常大喊大叫,其他的房客都被他“吼”跑了。第二次比较幸运,找到了一座独立的小院子,房东老两口住前院,张铭一个人住后院,房东开价每月120元,王兵给150元。房东老汉爱抽烟,每次王兵去看张铭时都要给老汉带几条烟,这次勉强住了半年。

  之所以在丰禾路租房,是因为自己平时工作太忙,丰禾路有他一个铁哥们答应帮忙照顾张铭。为了保证张铭每天能吃饱,他一个月给他300元钱生活费,但是等不到月底,不会计划过日子的张铭,就开始向房东借钱,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为了怕张铭挨饿,王兵挨个拜访周围邻居,请求他们帮助自己帮一把张铭。为此,每周他去丰禾路看望张铭时,都不忘给周围的邻居带上两盒好烟,就这样,张铭在丰禾路辗转住了一年。尽管这样,张铭的疯癫仍然吓怕了附近几公里的房主,他们不再愿意租房给他。

  2002年,实在是租不到房子的王兵只好“偷”着将张铭“安排”到了单位办公楼的地下室,为他办了一张职工食堂的饭卡。“这样,张铭暂时就有了固定住所,照顾他就更方便了”。

  他不是疯子而是个“孩子”

  以王兵的话说:“张铭是个病人,犯病时是疯子,不犯病像个孩子,他无依无靠,我不管他谁管他?”

  王兵说,张铭不犯病时,其实是个很讲究的人,喜欢穿西装、穿好皮鞋,每次带他出去买衣服和鞋子,张铭总是喜欢在店里挑选。一次,王兵花45元钱在外面给他订做了一双皮鞋,谁知刚上脚,张铭就嫌鞋太便宜,把鞋扔掉了,硬要穿王兵脚上的皮鞋。无奈之下,王兵只有脱下自己的鞋给他穿上。张铭不发病时喜欢逛八仙庵买古币,或者到邮局买纪念封和邮票,心情好的时候甚至还会买彩票。在张铭的小屋里,几乎每个本子、书、甚至报纸里都夹有他的这些宝贝,连两年前买的彩票他都舍不得丢弃。

  记者问他:“买彩票万一中了大奖,准备拿这些钱干什么用?”

  他腼腆地瞄了一眼旁边的王兵,羞涩地说:“买房子、汽车……”

  “中奖后还要娶个媳妇吧?”旁边的王兵故意和他开玩笑。

  “嗯!”张铭很认真地点点头,随后便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他低头良久,似乎又想起什么,轻轻地抬起头说:“我还要分一半给他!”他郑重其事地指了指王兵。听到张铭这番话,王兵惊愕地看着他,嘴角掠过笑意之后,已是泪光莹莹,他轻轻地拍了拍张铭的肩头,转过头抹去泪花。

  王兵的同事张军社说,王兵花在张铭身上的时间远比自己的女儿多,亏得他有个好妻子。2001年冬天,王兵出差。当他回到西安,已经是晚上8点。他突然接到张铭从丰禾路打来的电话,张铭在电话里什么也不说,王兵意识到张铭有事,放下行李便赶往丰禾路租房处。进屋后,张铭正在犯病,他大声地叫骂着,乱砸东西,看到王兵他才安静下来。他一声不吭地站在墙角,屋里杂乱不堪。王兵发现,两只装张铭养父母遗物的纸箱不见了,东西撒了一地,他身上的衣服污浊不堪,多处有烂洞,他临出差前给他的一套八成新的西装也不见了。事后听房东说,他把装遗物的纸箱当废品卖了,连西装和新皮带都卖了。不等王兵生气,张铭却认真地告诉王兵说:“我饿了!”原来,王兵出差一周,张铭就把王兵留下的300元钱花得干干净净,全买了古币,吃喝当然没钱了。从此以后,每逢他出差、有事,他总是叮嘱家人或者要好的同事、朋友带着吃的用的到地下室去看看张铭。

  照顾同窗亲如兄弟

  张铭就住在离王兵家不远的办公楼地下室。人们在路上遇见王兵去探望,都会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又到地下室去?”单位的人都知道王兵经常到地下室去照顾一个“疯子”。为此,他们经常戏谑地说,王兵养着一个“干儿子”。王兵每次探望,遇到有值班工人照顾张铭,他都会掏出烟客气地递过去说:“感谢你们的照顾!”。王兵说,他平时工作很忙,还会经常出差,再加上张铭每天一早一晚都会发病,平时值班的同事都会帮着他照顾张铭。为了方便联系,他把自己的电话告诉给每位保安、地下室工作人员,甚至食堂里的每位师傅。据王兵同事讲,为了方便张铭吃饭,他在单位食堂给张铭办了一张饭卡,每到饭卡钱不多时,食堂的师傅就会给王兵打电话,以免张铭吃不上饭。

  记者同王兵一起去探望张铭,轻轻敲门后推门而入,张铭正在睡觉。看到王兵来了,张铭立即翻身下床,耸着双肩、搓着双手像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一样,站在墙角一语不发,不时用眼睛偷瞄着王兵。除了有些羞涩和沉默寡言外,他衣着整齐、皮鞋铮亮,从外表根本看不出这样文质彬彬的人,竟然是个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王兵把一箱鲜奶放在桌子上,叮咛张铭说:“你胃不好,今后不要忘记吃早饭,还要喝袋奶!。”把一箱奶放好后,王兵顺手把他扔在桌子上的书报和塑料袋等杂物整理整齐。“给你说过多次,洗衣粉不能和食品混装,小心中毒”。

  张铭虽然是个病人,但是谁好谁坏还是心里有数的,有人问张铭“你有事,为啥只找王兵?”张铭眨了眨眼睛,思索后说:“谁让他是我哥!”在采访中,市烟草局办公室的阎主任感动地说:“平日里,我们号召大家学习雷锋、互相帮助,创造和谐氛围,没有想到像王兵这样一名普通员工,13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帮助自己的同窗。他的行为不仅令人感动,更使人佩服!”

  天渐渐黑了,采访结束了,我站在路边一直目送着他们走向远处阑珊灯火处,一高一矮两个身影相携着,犹如茫茫人海中一个“父亲”拉着自己的“孩子”亲切而又温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