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推进新农村建设 城阳区建楼腾地引财源以工富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2日12:00 青岛新闻网

  

推进新农村建设城阳区建楼腾地引财源以工富农

  诱人的王家村社区

   建楼腾地引财源以工富农万事兴

  ———城阳区加快旧村改造推进新农村建设记事

  【前言】

  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率先建设新农村的高潮。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市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各具特色地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此我们仅撷取“一区、一市、一镇、一村”加快建设新农村中某些方面的经验,陆续进行展示,希望给大家一些启迪。

  【背景】

  “城阳,城阳,一城阳光……”唱着雄浑的区歌,朝气蓬勃的城阳人民正为明年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冲刺。近年来,城阳区坚持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社会发展一体化几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近日,本报记者着重采访了该区将农村新社区规划建设与经济发展、群众就业、环境建设等同步论证规划,同步付诸实施,加快以旧村改造为主体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方面的情况。

  在城阳区的很多社区内采访,记者常为两大“新风景”所激奋。

  一是塔吊如林,去年底的一段时间,该区城区内曾同时立起一千多座塔吊,排排住宅楼、厂房拔地而起,沸腾的建设场面蔚为壮观;(相关数据:城阳区坚持城乡规划“一盘棋”,以街道为单位,打破社区界限,将社区居住点规划布局为46个居住组团,坚持高标准现代化配套,每个小区都达到路、电、水、热、气、排污、电话、宽带、有线电视等九通。去年完成12个社区的旧村改造任务,新建安置楼387个。目前,22个社区实现了整村搬迁,腾出土地6000亩,相当于原占土地的55%,全部用于发展二、三产业。)二是街面多是穿企业工作服的年轻人。(相关数据:该区以工富农,近年来重新规划部署工业发展布局,吸引国内外资本的集聚。目前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民达到2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80%。累计五千多家中外企业,其中外资企业两千多家,还吸纳着包括三万多韩国人在内的30万外来劳动力。)

  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城阳街道,人们会深刻感受到城阳人民正加速把“城市化”从纸上规划打造成真实景象。以城区带动、产业拉动、生态联动为建设模式的旧村改造,正在继续“改出一片新社区,改出一片新景观,改出一片新产业”。

   “给市里的房子也不换”

  远离区城的惜福镇街道王家村社区内,60岁的社区居民王崇平正在机房通过分布小区内的32个摄像头对全社区进行治安监控。王崇平介绍,该社区共分5个小区,他平分到的是一小区一百多平米的套三房,他和老伴到了70岁还可每月仅花80元住进社区投资500万元兴建的高标准老年公寓,享有专业照顾。现在社区居民吃的米面、用的液化气、喝的山泉水都是社区免费提供,他说:“就算是给市里的房子我们也不换。”41岁的社区居民王功礼一家三口住的是套四房,他在家里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以前,我们的厕所都是在院子里围起一个地方,挖一个坑就算是了,想能住上砖房就不错了,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变化。”

  据介绍,该社区1996年新一届党支部成员上任之后,“从看准了的事情入手”,他们认为王家村发展空间较小,但区位优势明显,盘活土地资源,加快旧村改造,是发展的根本出路。为解决群众在旧村改造中的“恋土、恋旧”情结,社区充分发扬民主,深入细致地为居民算经济账、算长远账,使居民打消了顾虑。1997年村里自筹资金60万元,盖起了第一个小区楼座,使部分村民住上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楼房;在腾出土地后,社区开建厂房,吸引外资企业来此投资。就这样通过逐步改造,在2003年底终于使全村170户、496人全部住上楼房,户均居住面积120平方米。社区集体也拥有商品房、公寓楼、通用厂房等7万平方米。十年来,社区集体资产由不足10万元增加至6000万元,社区居民人均收入由750元增至8600元。

  “廊桥之最”承运财富

  长假休闲哪里去?青岛有了“新天地”。今年春节,许多岛城市民特意来到位于城阳城区中心的“青岛新天地”游玩,一睹长达1公里、宽80米、高13米的廊桥“大景观”。此可谓中国之最的廊桥,设有多个节点,串起《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个涵有传统哲学设计思维的景观区域。漫步汇聚欧洲的格调、古典的韵味、现代的美感的新天地最快也要几个小时,“如果有时间,新天地能让你玩上一天。”记者发现,城阳市民一般都会自豪地向客人这样介绍。

  位于城阳城区中心的小寨子社区旧村改造后腾出的土地,其中245亩建设了青岛新天地一期园林景观工程,带动了周边827亩土地大幅升值,使二期开发土地迅速跃升至每亩200万元,增长了10倍之多。同时,周边房价也突破了5000元/平方米。这一规划大手笔,提升了城市“身价”,高水平开发,带起一片新产业。目前,新天地一期景观工程的9个建筑单体中,已有4个成功招商,包括有精品影院、西餐厅等高档娱乐生活服务设施。随着青岛新天地二期建设,很快这里将建设起五星级酒店、国际商务公寓、大型健身会所、欧洲酒吧街、亚洲酒吧街、世界民俗小吃大观园等设施。

   人潮涌动“外企一条街”

  3月8日中午12时许。夏庄街道中黄埠社区“外企一条街”。午休时间,来自省内外的打工青年们几乎同时从各自企业内涌出,即刻汇成壮观的人流。该社区办公室陈主任介绍,仅有1406名居民的中黄埠社区吸纳了过万名外来打工者,社区内14家外资企业,每年可为社区提供近两千万元的租赁费及充沛的就业机会。社区居民们昔日靠种植业维系生活的方式也因此完全淡化,他们在家门口搞起了连锁便利店、韩国风味餐厅、咖啡吧等过去在村里鲜见的三产行业。很多自社区外出求学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返回社区,到家门口的外资企业中发展事业。

  令人感到新鲜的是中黄埠社区居民每户都有一本社区自制的“粮证”,居民凭证可随时领取每人每年100公斤面粉及大米、液化气、煤等福利。居民们住的是排排整齐划一的小楼,人均居住面积五十多平米,免费集体供暖。社区“坐地户”,现任社区内高丽体育用品公司(韩资)理事的韩秀琴回忆说,中黄埠村过去是出名的“穷光蛋”,以前每逢下雨,她总担心家里土坯墙要倒,如今社区已发展到开始规化拆掉曾是富裕标志的二层小楼,改建设施更完备的多层住宅楼区了。

  “社区收入大部分用于集体经济的长久发展,进行再投资。”陈主任介绍,社区在建成260亩社区工业园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征求居民意见,根据该社区内土地资源已经匮乏的实际,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社区外租赁购买330亩土地,规划建设新的社区工业园。现社区集体固定净资产增至1.6亿元,人均可支配财力名列全市社区级首位。(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城阳区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区、全省社会文化先进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四十余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