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生问题不只是钱的问题 需作出审慎的公共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9:26 中国新闻网

  未来的福利制度究竟是政府主导,还是以个人责任为主、政府救助为辅,需要全社会通过理性的思考,作出审慎的公共选择

  民生问题是两会代表议论的热点,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其给予极大关注,提出了多项财政措施。比如,在教育方面,为保障相关财政投入,今后五年国家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对于三农问题,报告指出,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

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从今年起,国家财政将每年安排支出103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每年将达到780多亿元,地方财政每年将安排支出250多亿元。

  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如此安排有助于缓解民生之艰。但当此之际,可能需要注意另一种隐含着风险的倾向。在过去的一年,部分民众和学者对政府提出了非常强烈的诉求:希望享受免费医疗、教育,享受更高福利保障,希望得到更多财政补贴,也就是说,希望政府掏钱;而且,希望由尽可能高级别的政府、最好是由中央政府掏钱。

  这些诉求不乏合理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的涉及民众切身福利的很多改革,确实被质疑带有某种甩包袱的因素,相关财政支出收紧,但税收却在大幅度增加,而相关服务的价格上涨,导致部分民众难以承受。最近一两年,财力已经比较充裕的政府也逐渐增加了相关福利和补贴开支,尤其是增加对农村的教育投入。这些是完全必要而合理的。

  但是,目前民众之所以普遍感觉到教育、医疗负担沉重,原因恐怕并不完全在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举例来说,几十年来,政府使用财政资金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公立医院体系,但今天,这些医院却几乎完全成为商业动物,他们在继续得到政府部分拨款的同时,却逐渐忽视了其公益性。仅仅依靠政府大幅度增加拨款,实行全额拨款,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这种医院的牟利特性,但计划经济时代此类医院的各种弊端,中年以上的民众应当还记忆犹新。因而,人们在呼吁政府增加投入的时候,恐怕还需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应当如何对公立医院的运行、监管进行根本性改革,才能使其高效率地实现公益目标?或者假如公众对此没有信心,是不是应当改弦更张,通过深化真正的市场改革,就像别的服务行业一样,通过引入更多竞争,降低医疗服务价格?

  过分地关注财政投入的问题,可能让体制问题被轻易遗忘。目前民众感触最深的上不起学、看不起病问题,恐怕主要是由于体制改革不够彻底造成的。这些公立机构处于转型的中间状态,他们同时享有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的好处,而消费者、公众则不得不承受两种体制的负担。但近两年来。舆论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似乎问题的根源仅是政府投入不足,因而,人们拼命地呼吁政府增加投入,体制似乎很少有人提起,部分民众、学者甚至反对改革,希望回归旧体制,而全然忘记了政府之所以抛弃旧体制,完全就是因为那套体制无法再维持下去。

  事实上,哪怕只是财政投入问题,也不能不涉及财政体制问题。现在舆论也表现出另一种倾向:但凡存在问题,人们就希望由中央政府投入资金来解决。因为人们觉得,现在只有中央政府最可靠。问题是,从中央财政到县乡财政再到某个村的小学,漫长的财政收支链条必然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些年来,中央政府每年拨出不少资金用于农村扶贫,但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究竟有多高?似乎难以让人乐观。

  近一两年来,众多民生问题已浮上水面,说明过去若干年进行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存在不足之处。在舆论的推动下,政府已做了很多工作。但人们过多地关注具体问题,而忽略思考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希望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福利制度?出于对“市场化”——其实只是公立机构商业化而已——的反感,人们倾向于建立以政府为供给主体的,包括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国家退休保障等项目的国家福利体制。

  免费总是充满诱惑,但是,政府“免费”提供的福利,其实只是一个幻象。政府支付给民众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纳税人。因此,在人们呼吁政府增加投入、建立以免费为特征的福利制度时,至少有必要权衡四点:民众的福利需求之规模和结构;政府是否准备授予为满足这种需求而征税的巨大权力;政府的财政决策过程是否民主,以满足民众福利为理由而征收的税款能否用于民众福利;以及最后一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个人支配那些资金的效率之对比。

  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对现有的福利制度、财政制度进行变革。未来的福利制度究竟是政府主导,还是以个人责任为主、政府救助为辅,需要全社会通过理性的思考,作出审慎的公共选择。否则,政府投入再多,亦未必能够解决民众最迫切的福利需求。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