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广东须当好制度创新的排头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20:12 南方网
  金羊网 明眼人

  “十五”期间,广东省抓住了经济周期上升的大好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经济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2005年广东省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达到21701亿元;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2万亿元,达到20268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广东经济在全国的“排头兵”地位。

  不过要看到,广东经济的先发优势正在弱化,与兄弟省(市)的差距也在逐步缩窄,更为重要的是,广东经济正遭遇进步一发展的“瓶颈”,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困境。与此同时,由于2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而导致和累积的能源、土地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大,一些社会矛盾也逐渐凸显。譬如,近年来珠三角一带出现的“电荒”、“煤荒”、“油荒”以及城市和工业“用地荒”等等。所有这些,无疑对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出了警示信号,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足已初步显现。由此昭示,广东经济原有的高能耗低效率的、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即便不是走到了尽头,也已经是强驽之末,面临后劲不足的重重困境。

  正因如此,2005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战略决策,明确地提出了广东的当前急务是六个“必须加快”,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体制创新,必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广东,必须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而以此为标志,广东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建设创新型广东,已由理念变为行动。

  然而,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使在经济层面上,也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譬如,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职能都难以适应经济模式转变之需要,又如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流转机制,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也存在制约因素,还有城市拆迁的政策、法规无法适应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等等。因而,必须在这些管理机制上做出创新,否则,诸如经济增长模式之变、建设创新型广东、构建和谐社会等宏伟目标,都将因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而难以或无法如期实现。也因为如此,广东欲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继续保持其经济排头兵的地位,就必须在机制创新上作出大胆的尝试和努力。这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更是历史的必然,同时还是广东的光荣。因为这不仅对广东本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即使对全国其它省市的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及制度创新乃至构建社会和谐,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以,广东在担当好经济建设排头兵的同时,还必须当好机制创新的排头兵。

  而从广东既往的历史和目前实际条件看,广东完全可以担此重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本着脚踏实地、敢为天下先的广东人精神,不但创造了经济奇迹,还在打破计划经济条条框框的禁锢、确立市场经济体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取得宝贵经验,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探索出了一条道路。这是广东人的骄傲和自豪。

  如果说过去20多年,广东主要在经济建设方面担当了探索者和排头兵的作用,那么接着下来,广东就不只是担当经济建设方面的探索者和排头兵,很可能还要担当好体制(或者机制)创新的探索者的排头兵了。此处所说的机制创新,其范畴将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等诸方面。而且,广东今后的竞争优势,在其先发优势逐步弱化之际,则很可能体现在其体制创新方面。换言之,机制上的创新很可能成为广东未来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之一。

  因此,建设创新型广东,除了要突出重点推动技术、产品的自主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之外,各种机制上的创新也将是其绕不过去的关键之一。可以这样说,当好机制创新的排头兵,既是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也是历史赋予广东的光荣使命。 (编辑:付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