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北京:农民种地用上卫星技术 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22:4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崔军强) 3年前,在距北京市区近百公里的门头沟区清水镇,农民们在15000亩玉米地上破天荒改种薄皮核桃和仁用杏时,对未来的收成还将信将疑。农技人员实地检测后给农民们服下了“定心丸”:从今年开始,这些销路不错的新作物将陆续进入盛果期,平均每亩收入要比种玉米至少高出10倍。

  这一切的幕后导演并非普通的农业科技,而是神秘的卫星遥感等尖端技术。在13日

举行的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北京郊区农业资源信息平台”和“3S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农田环境检测上的应用”两项成果一露面,便引来现场几十位乡镇长的阵阵惊叹:种地的学问太大了,农民兄弟们再也不能只凭感觉和经验埋头苦干了。

  农业资源信息平台是北京市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决策咨询系统,全部数据均借助卫星遥感等技术获取。这个平台通过搜集气候、地质、水土等信息,对300多个物种的生长特点与北京郊区的自然环境做出定性、定位分析,勾画出一幅精细的作物适种“电子图”。在“电子图”上,北京郊区任何一块900平方米土地最适宜栽种的作物都能清晰地显示出来,并可查询哪些土地适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绿色食品生产。在它的帮助下,农民们甚至可以为外来农作物在北京寻找适宜生长的栖身之地。到目前为止,这项新成果已在北京市3个远郊区县的17万亩土地上推广,获利3800万元。

  “3S”是卫星遥感、地理信息和全球定位技术的简称,它通过嫁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好管家”。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王纪华介绍,这项成果神通广大,不仅可以根据农业资源的动态变化信息,判断核桃、西洋参、磨盘柿等特色、稀缺农产品的空间分布,而且还能依靠基础地理信息和遥感信息指导农民如何科学浇水施肥,预测作物长势、产量,并对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灾发出预警及损失评估报告。

  王纪华说,通过分析环境监测数据,“3S”能对土地受污染程度做出判断,指点农民们在极少污染的地块种植直接食用的蔬菜瓜果,在轻度污染但未超标的地块种植粮油牧草,在污染超标但植物尚可生长的地块种植花卉林木,可说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设计师”。在监测生态建设工程质量、育林防火等方面,它还能发挥“千里眼”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现在,除北京部分乡镇外,黑龙江、河南、山东、新疆等地也开始应用这项成果。

  根据“十一五”规划,北京将全面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绿色和有机食品是重中之重,离开高科技的支持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专家认为,这两项新技术都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平台,将城市中的科研院所和农村基层、农民连在一起,这对扭转“科技下乡易,科技在乡难”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完)

  专题报道

北京:农民种地用上卫星技术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