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08:05 法制日报 |
再过一天,未成年被告人李辉(化名)寻衅滋事一案就要开庭了,他的父亲是否出庭还没有个准信,想想发起诉书时李辉说:“你们别劳神了,我爸爸不会管我的!”我不禁又拿起了电话…… 李辉,今年16岁,2004年5月从河南省罗山县来到北京,在北京西站找了一份散发小广告的活,工资低廉,就是每天能混上口饭吃。李辉的“同行”不少,都是一些年龄差不多 的“流浪汉”,为首的是一个叫王保龙的大男孩。8月初的一天,伙伴“广仔”与新来的赵峰等三人发生矛盾,“广仔”将此事告诉了王保龙和李辉,“一定要教训教训他们,这可是咱的地盘”。三人商量后,纠集了几个小伙伴,先后5次在北京西站北广场殴打赵峰等人,并从他们的身上强拿硬要香烟和钱等财物,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案件移送法院后,我了解到,李辉家住在贫穷的农村,家中还有个正在念初中的弟弟。母亲因与父亲感情不和,三年前离婚后远嫁他乡。家庭的破裂和生活的重担使父亲逐渐沾染了赌博的恶习,无暇管教李辉两兄弟。李辉原本就因读书成绩不好常常受到父亲的打骂,父亲赌博输钱后,他便成了父亲的出气筒。终于有一天,李辉弃学离家出走了。 都说北京好挣钱,李辉来了后才发现远非自己所想的,在偌大的城市中渺小的自己像一只随时会被人踩死的蚂蚁,他觉得孤单和恐惧。不知是挨了多少饿、受了多少欺负,李辉好不容易在北京西站站住了脚,他渐渐明白了“闯荡江湖要靠拳头”的道理。就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他在小伙伴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中,法制观念早已在李辉的脑中淡漠,直至走进了看守所,他才如梦方醒。面对铁栅栏对面的我,他袒露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家庭的仇视。 我要解开李辉心头的结。通过努力,我与他的父亲取得了联系,说明了我的心意,但这位父亲却是不愧不急,话语间透着对孩子的失望和放弃。我虽然很气愤,但还是希望他能在开庭时来见一见李辉。时间一天天过去,我感到了希望的渺茫,失去父爱的孩子又怎么能让他去爱这个社会呢? 电话拨号音响了很久,无人接听。我无奈的放下了电话。“陈姐,信!”书记员将一封信递给我。我打开一看,不禁愣住了,“哥,你好,展信佳!”这不是给我的信!可信封上明明是我的名字。最后的落款是“李志”。谁是“李志”?真是一头雾水。猛然间,我想起了李辉有个弟弟,一定是他得不到父亲许可才这么做的,他相信我这个法官阿姨一定会将信转交给哥哥的。 “哥哥,当我提起沉重的笔诉说着我内心想说的话时,我已是泪眼模糊,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十六岁的青春失去,换来的却是一辈子的痛苦,值吗?人不可离钱而活,也不可为钱而死呀!”“此时,你也许已经明白抛弃时间,同样也会被时间抛弃的感觉,明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感觉,明白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法律的强制和自由的宝贵。”“现在我已超过父亲的身高了!也许我会超过你,你可要拼搏呀,你在我心中永远是伟大的、最美的,因为我相信你一定能从新做人。这次行为将成为你一生中的伤疤,成为我们记忆的永恒……”没想到,短短的两页纸却让我几次模糊了双眼,我紧紧捏住这封信,它是一把通往心灵的钥匙! 开庭前,我把信交给了李辉。李辉先是一愣,待看完后,已是泣不成声,他抬起通红的眼睛,哽咽着说不出话,我相信,此时,在他心中是一颗融化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