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首届城市/建筑双年展闭幕 3个月吸引两万多人 市民参与少成遗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09:36 南方日报

  本报讯(记者/洪奕宜)昨天晚上,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在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落下了帷幕,市长许宗衡出席了闭幕式。从去年12月10日开幕以来,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共接待两万多名观众,收到两百多万张网络投票。

  日本作者捐出作品

  考虑到3月11日、12日是双休日,原本定于3月10日闭幕的双年展临时延展两天,于昨晚在一场别具新意的晚会中落下帷幕。晚会突破了以往其他题材晚会的大型歌舞模式,体现古今、中西、城市与乡村的交叉,成为本届双年展的“最后一件作品”。

  晚会现场还颁发了两类奖项:由学术委员会评选的“优秀奖”和由公众网络评选的“公众奖”,组委会还另外颁发了“特别奖”。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日本参展作者矶崎新决定将作品捐献给深圳市政府,该作品将放置于即将落成的音乐厅和图书馆中。

  “一场有品位的娱乐”

  3个月来,在总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华侨城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区里,双年展在这个“废弃的厂房”提供了多处另类而别致的展览区:购物城、大学城、城外城、城中村、城内城、电影城、美食城……展览通过图片、影像、模型、装置等,多方面展示了来自国内外的82件优秀作品,展现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们对于城市建设、城市精神、城市内涵的思考。除此之外还举办了室内实验音乐剧和“百姓、居住与城市”、“城市化的前景”、“深圳城中村”等多场学术论坛,邀请学术委员会部分专家、参展作者代表以及市民一起,就相关的话题开展探讨。

  首届双年展得到了业界高度评价。香港建筑师学会代表称赞其为“国际水平的展览”,建筑评论家方振宁评论为“一场有品位的娱乐”,同时还被《建筑时报》与ABBS网站联合评选为“2005年中国建设十件大事”。

  参观者多为学生

  据组委会的统计,3个月来,首届“双年展”接待了两万多名观众,主要集中在开展前一个月时间,而前不久实验音乐剧的举办也吸引了不少观众;中间时期人数较少。前来参观展览及参与论坛的,以年轻人为主,大多是建筑界、设计界的专业人士以及附近各设计院校的学生。参观者关注论坛,多数缘于自身的职业。

  双年展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对展出作品的内容、形式加以改进,配以相关介绍和讲解,让老百姓更容易看懂。

  双年展有望“永不落幕”

  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下届双年展举办的时候,将适当地做新的尝试,比如策展人采用公开选聘方式、选用固定场所之类。深圳市副市长、双年展组委会主任闫小培表示,深圳双年展将按国际化运作模式,办成深圳的一个品牌,市规划局已提出了建立深圳市公共艺术基金的请示,以后将作为举办活动的固定资金来源。

  据了解,近日有市民提议在双年展闭幕之后,借助网络将展览延续下去,办成“永不落幕”的双年展。组委会对这一建议表示赞同,并表示将考虑采纳。

  获奖作品

  学术委员会奖(3个):孟京辉的“城市变形记”、米未联盟的“双年展视觉识别系统”、NathiasTemmen(马蒂亚斯·特门)的“世界像素摩天楼”。

  点评:实验戏剧“城市变形记”作为本次展览的开幕式,评委会认为这个创意本身就是对当代艺术展示方式的一次突破,“艺术地揭示了城市问题,引发思考。”

  公众奖(3个):东莞理工学院校区的“松山湖校区”、范云的“温市之心”、黄世清的“泉州规划”。

  点评:评委会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的建筑设计是邀请了十二家中国建筑师)设计公司集体创作的一次尝试,使用了接近的建筑形式语言,共同关注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创作了和谐的校园环境。

  图:

  深圳首届城市/建筑双年展在火热的舞蹈表演中落下帷幕。

  本报记者丁玎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