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村教育:蜗牛背着重重的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12:55 大众网-农村大众

  时间:3月10日

  地点:山东大学

  村民教育观:初高中尽量读完上大学费用太高,不敢想

  主持人:中国的根本问题是农村,农村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现在农村家庭一般有一到两个孩子,他们能否接受更多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新农村建设。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提高,农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态度有变化吗?

  江秀国:我当时调查了沂源县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5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20位25—50岁的人为调查对象。从统计数字看,有104户教育消费占家庭总消费的30—40%,有158户占40%以上,而且多数农民为子女教育费用不得不缩减其他方面开支,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为孩子上学,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心甘情愿。但同时表示:因上学成本加大,对孩子读大学不敢想太多。在农村,目前“供一个大学生致富一家人”的事已很少见,倒是“供一个大学生拖垮几家人”的尴尬现象很普遍。

  王忠武:几年前,一个县一般只有公办的一中、二中两所高中,可近年来,私立高中、中学在各地兴起,生源有一部分来自农村,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农民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他们愿意花钱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江秀国:在沂源县瓜峪村,一位母亲(儿子正读小学4年级)受访时表示,庄户人家整天累死累活,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可没别的法,除了供儿子上学,没其他路可走。

  王忠武: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农民对子女接受教育是一种无奈的被动接受,他们迫切希望孩子能够有崭新的生活,别走自己的老路,所以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这种“无奈接受”也是一种进步,客观上对促进城市化会起到推动作用,扩大这种趋势会为“三农”问题打开缺口。但这种“无奈”应引起全社会的反思,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

  高价教育:农民无奈的透支

  主持人:一位外国人转遍中国大江南北后,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的“娃娃主义”太强,一有了孩子,生活的惟一目标便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并不惜代价,这在农村尤为突出,然而高额学费却让农民们精力、财力高度透支,使刚刚走向富裕的家庭重新陷入贫困,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江秀国:对此,我有切身体会,我家就是山区,家庭条件在村里算中上等,就我一个独子,可父母一年的收入也就是勉强供我上大学。现在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能考上大学,绝大多数家庭舍一个、保一个,如两个都上,得砸锅卖铁。

  王忠武:目前农村小学和初中教育有“义务”之名,没“义务”之实,一方面国家投资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学生要缴纳名目繁多的学杂费和课本费,负担往往比城市还重,高收费、乱收费又禁而不绝。另一方面,在农村教育投入分配也严重失衡,这些年大都向县城和中心城镇倾斜。同时,收入、生活的差距,使好老师纷纷进城,这都挫伤了农民供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江秀国:去年10月,有调查显示,教育花费已成当前农民致贫的首要原因,前年我一个远房舅舅家两个孩子同时考上大学,家里该卖的都卖了,还是不够每年约两万的费用,没办法,我舅妈挨家挨户借钱,场面让人很心酸。所以应当特别强调、并落实政府对教育这一公共服务品的投入和监管责任,决不能走“财政投入不足,群众支持补足”的老路,更不能以“产业化”为目的,把教育当成从老百姓口袋中猛赚钞票的生意。

  就业前景:跳出“农门”难跃“龙门”

  主持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生就业引入市场机制,以自主择业为主,双向选择,就业竞争日趋激烈。1999年高校扩招后,压力进一步加重,就业难度前所未有。而这一切,对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更不是一件幸事。

  江秀国:我们学校去年毕业的,现在一个班还有的十几个人没就业。现在找工作,很多同学靠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对农村孩子来说,很不公平。我已参加了多次人才招聘会,仅复印“个人简历”就花了100多块,可至今没单位发“用人函”。这些遭遇,并不仅发生在我身上,许多应届毕业的农村大学生都有同感。

  王忠武:90年代中期以前毕业的大学生,还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有名气,给家里挣面子,也有稳定的收入,同时上学花费不多,所以当时,教育投资回报率很高。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无疑使农村教育投资的风险加大,加之很多不是一类学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有的在工厂打工,和高中生干同样的活。农民最实在,投资于不确定的未来,尚不如追求眼前的实惠更划算。读书既然可能“无用”,辍学便理所当然。

  江秀国:我一位工作近两年的师兄曾感慨地说,父母摸爬滚打欠下巨债供自己上学,实在不易,也想承担这些债。但每月工资不到800元,吃饭、交房租后所剩无几。“鸟知反哺,羊知跪乳”,而他们现在却只知“跪乳”而无能“反哺”。

  主持人:在有些地方,农民甚至认为读书赔本,新一轮“读书无用论”有回潮之势,该如何理性看待这个现象?

  王忠武:长期以来,人们把经济收入看作是农村学生辍学的根本原因,但在某些经济落后的地方,由于享受国家特殊政策,使真正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逐渐减少。据湖南调查,因经济原因辍学的只占42.5%,而非经济原因辍学的则占57.5%。随着经济发展,农民手里的钱比以前多了,可这并没成为农民要对教育投资的充分条件。农民子女上学要付出的教育成本,在农民总收入中比重虽略有降低,但从教育中获得的收益并没有农民所期望的那么大,教育收益或许尚比不上辍学从事其他行业划算。上学不划算,有的农民自然会把资金和希望从教育领域撤出。

  江秀国:辍学看似是农民对教育投入与收益状况所做的一种“理性”考虑,实质是对城乡二元分化与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无奈选择。但农民的这种“理性”终究是不健康、不可取的,它并不利于农民自身及农村长远发展。消除农村辍学的关键不是批评农民缺少远见,而是尽快消除二元社会结构和实现城乡教育公平。

  托起希望:农村义务教育不“义务”的尴尬处境将改变

  主持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郑重承诺,同2004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5年内取消农业税一样深得民心,这是不是农村教育的希望?

  王忠武:我国农村教育条件还比较差。有关资料显示,农村小学生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75%,但其教育经费仅占48%;初中教育经费中,农村仅占29%。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直接导致教育质量的差距。因此,尽快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农村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

  江秀国:在沂源县玉华村,一村民就抱怨义务教育是让农民自己尽义务,乡镇学校投入少、条件差,好的师资都流失了,为让儿子接受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或托关系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或用高价学费把孩子送到私立中学。如今,总理的这句承诺肯定是说到了农民心坎上。

  王忠武:温家宝总理在公布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的"时间表"时还承诺,中国政府将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一政策导向将改变以往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实力薄弱的县乡财政"埋单"的状况,更好地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展现了希望。

  职业教育: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主持人: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我国总人口和在校学生数的80%左右在农村,每年约有1100万左右的小学和初、高中生回到农村。这一国情,决定了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可职业教育在很多地方强调不够。

  王忠武: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中国向来所办的教育,完全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盖房子不造林,遇了水旱虫害而不知预防……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这是叶老先生几十年前的一段话,今天听起来很有现实意义!

  江秀国:从调查情况看,现在农村教育走的基本还是"初中-高中-大学"的独木桥,许多学生和家长也把它看作是跳农门的惟一出路。结果,许多从这条独木桥上挤下来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因缺乏劳动的基本技能,种植无术,养殖无方,出外打工也只能做些体力活。

  王忠武:要改革农村中小学教材与课程体系设置。目前的教材与课程是以城市为中心和标准设置的,在许多方面与农村实际状况和需要脱节,必须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材既要充分满足农民子女升学需要,又要考虑到农村发展与生产就业的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适量增加一些涉农知识与生产技能,在高中阶段要分类建设,既要建设好主要以升学为目的的普通高中,为农民子女升入大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又要建设好大批职业技术学校,为农村学生就业提供良好人力资本,使那些即使不能升入高中或大学的学生也都能有一技之长。

  【后记】

  百年树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这是基础教育的题中之义,是现代民主、特别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内涵,这尤其对长期处于二元社会的中国来说,更具独特的意义。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学命题,更是一道政治学、社会学综合方程式。虽然这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公民的义务,但现在更需强调的应是社会对多年来教育资源严重失衡的调整,而且绝不能以"任重道远"搪塞,回报长期处于弱势的农村教育,就是夯实民族复兴之基!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郑重承诺,给千百万农村孩子以崭新的希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