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核印度“转正” 美国走得太远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14:28 中国新闻网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美印核协议的背后,是未曾明言的美国对华战略。但以搅乱世界核裁军、防扩散进程为代价,美国似乎走得太远了 本刊记者/王艳 3月1日的印度帕拉姆技术园区机场。尽管天色已晚,印度总理辛格及夫人还是打破外交惯例,亲自前来迎接到访的美国总统布什。印度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印度时报》当天也以“雄鹰降落,印美关系起飞”评价布什这次访问。 此后,“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欢迎仪式、辛格准备了一周的鲑鱼宴和倾城而出的安全保卫,都毫无疑问地说明:布什是印度最重视的客人——尽管并不一定是最受欢迎的,因为有5万印度人在新德里街头高呼“布什,滚回去“。 一天后,布什和辛格共同宣布,美印两国就民用核能合作问题达成了“历史性的”协议。外交辞令的背后,是美国实质上承认了印度期待了22年的核国家地位。 1974年,印度试爆首枚核装置成功,美国一怒之下切断了与该国的核合作。1998年,印度在48小时内连续进行了5次地下核试验,并宣布自己成为“有核国家”,当时的克林顿政府立刻对印度实施制裁。 美国对印核政策的转变发生在2005年7月辛格访美期间。布什与辛格在白宫会晤后签署的联合声明称,印度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作为“一个掌握先进核技术的负责任的国家”,印度“需要获得和其他国家一样的利益和优势”。 此次布什访印双方签署的核协议,正是上述联合声明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问题专家马加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说:“印度的核武器一直被视为‘私生子’。印美核协议至少说明印度的核国家地位已经得到了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的承认,这对印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 布什的礼物与印度的让步 尽管印美两国都对协议的细节讳莫如深,但其中的关键条款已经浮出水面:印度将首次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其民用核设施;印度同意延缓核武器试验;印度考虑加入《裂变材料禁产条约》,同时承诺不向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国家出售和提供核技术。美国公司将帮助印度建立核反应堆并向印度的民用核设施提供核燃料。 由于双方始终在核技术军用、民用分割上存在分歧,印美核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美国希望印度将大部分核反应堆列为民用,而印度则只承诺将大约65%左右的核设施列为民用,并接受国际社会对民用设施的监督。目前印度有2个核反应堆明确为军用,其他15个核设施均是民用和军用混杂在一起。另有7个反应堆正在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 “据我所知,美国和印度最终商定,22个反应堆中,14个列为民用,8个定为军用。争议的焦点——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被列为军用,将不接受核查。”美国著名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南亚问题专家艾瑟·潘(Esther Pan)告诉本刊。 美国认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被用于生产核武器用的钚,因此坚持将该类反应堆列入监管名单。但是印度方面强烈反对,并声称妥协将损害印度的战略利益。 艾瑟·潘认为,印度史无前例地同意接受国际核查,这不能不称之为是一种“让步”。她同时也承认,虽然这份协议并不是一些媒体所称的美国送给印度的“免费大礼”,但在民用核设施的数量和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的性质上,美国的让步更明显。 布什在协议签署后曾说:“我相信,对于总理先生(指辛格)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美国总统来说,达成这样一份协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印度的利益出于两方面:一是战略上的,主要是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核国家身份;另一个是能源上的。作为一个能源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发展核能是其惟一的选择。如果缺少美国和西方的扶助,印度很难在核技术上取得突破。”马加力说。 “印度牌”掣肘中国 布什表示,向印度提供民用核能技术,不仅将缓解全球能源供需矛盾,而且会降低印度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最终使美国消费者获益。但分析普遍认为,美国在核能上的积极态度,不过是给印度“甜头”,以便拉拢印度。当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亚洲推动大国均势和以印制华战略。 在布什出访印度的前一天,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内格罗蓬特在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就全球安全威胁举行的听证会上警告说:“全球化使发展的动力转移到大亚洲地区,而中国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张,以致有一天将成为同美国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 3天后,布什则在印度盛赞印度的民主制度和经济发展,并表示“21世纪的印度是美国的天然伙伴”。此前一天,美国国防部宣布,将向印度出售F16和F18等先进战斗机和其他尖端武器,进一步扩大两国的军事关系。 抑扬之间,核协议背后的美国战略意图已不难判断。 冷战期间,印度因与前苏联关系密切,而经常与美国发生冲突。上世纪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美印关系开始升温。印度核试爆一度让两国关系转冷,但“9·11”恐怖袭击后,随着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自认为同样面临恐怖威胁的印度更成了美国的坚定盟友。两国的“民主价值观“,更成为拉近关系的基础。 高盛公司2003年一项报告预测,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美国认为,印度的经济崛起具有牵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效应。 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事务的前高级官员谢弗说:“美国有必要扩大自己在亚洲发展真诚友谊的网络。传统上,我们在东亚有很强的力量,在中东也有很强的力量,但是在中东和东亚之间的地方力量就薄弱得多。现在是美国真正加强在这一区域力量的时候了,而在这个地区,可借助的最主要的力量就是印度。” 但是,印度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之一,许多印度的政治精英将“独立外交”思想尊为印度外交的基石,独立自主的意识在印度根深蒂固。因此许多分析家认为,印度不会完全倒向美国。 “尽管印度从此将不得不更多地考虑美国的立场,但印度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不会完全跟着美国的节拍跳舞,更不会允许自己成为美国的应声虫。印美两国的关系只是进一步拉近了,印度既不是美国的盟友,也不是美国的准盟友。”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马加力说。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艾瑟·潘则认为,印中两国关系目前处于1962年以来最好的时期。美、中、印三国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印度会小心地维持这种平衡,在与美国发展关系的同时,也会推进与中国的关系。 美国会质疑“坏先例” 美印核协议得以正式生效,事先还需提交两国议会批准。对比辛格政府面对的左翼势力的反对,布什面临的压力更大。布什也承认,说服国会议员支持这个协议并非易事。 “由于印度拒绝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美国与之签订核协议就在事实上违反了美国的《防核扩散法》和核供应国集团签订的《核转让准则》。印美核协议能否在国会通过,目前还是未知数。” 外交关系委员会专家艾瑟·潘说。 《防核扩散法》规定,美国要求对同它进行核能合作的国家,除了其他4个公认的核武器国家外,必须接受“全面安全保障”条件,即将该国全部的核设施和活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保障之下,并且不得从事军事核活动。这事实上就要求除了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以外的所有国家放弃发展核武器,以非核武器国家身份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从而取得国际民用核能合作的资格。 卡耐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防扩散项目主任约瑟夫·西林西欧尼日前撰文指出,印美核协议是一个坏先例,除了可能威胁核不扩散之外,还将给目前伊朗核危机的解决带来麻烦。 协议墨迹未干,地区军备竞赛就现出端倪。巴基斯坦信息和广播部长谢赫·拉希德·阿赫迈德3月3日在伊斯兰堡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印美之间的交易,我们没有异议。我们所要的是,巴基斯坦也应该得到一份类似的协议。” 协议的内容和签署过程已经受到了美国国会两党的共同质疑。一些议员抱怨,只有极少数的高层官员参与了协议的最后制订,此外,政府在与印度达成协议前从未征求过国会的意见。一名共和党委员会透露,他们只是收到了一个“已经达成协议”的传真通知。 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理查德·卢格说,他已经就美印核协议提出了80个问题,布什政府如果希望国会批准这一协议,必须对所有问题做出令人满意的答复。而民主党众议员埃迪·马基说,这份核能协议是美国核政策的“历史性失败”,将“危及美国安全”。 但据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马加力分析,尽管核协议会在美国国会遇到质疑和反对,但最终通过应该不成问题。 “关键时刻,布什还可以运用自己的总统特权来批准这一协议。”马加力说。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