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看住“红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19:50 南方网
  南方网 文添

  今年的全国“两会”,“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成为热门话题。而在“三农”问题中,土地问题尤其备受关注。8日下午,全国人大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介绍说,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保护好农村的资源。近年,因非农建设,全国农村被正常占用的土地达到400多万亩,其中大约有200多万亩是属于农民的耕地,这些耕地的占用,可能使100多万农民失去耕地。换言之,全国每年有100万的农民成为失地者。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尽管在很多地方,土地产出不再是农民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但就全国来说,种植业和其他依赖于土地的农业,仍然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支柱。土地是农民最后的生活保障。

  然而,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农村土地被大量征收征用。据有关部门统计,广东省平均每年减少的耕地面积达60多万亩,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数量。目前,全省人均耕地不足0.5亩。如此下去,大概一百年后,南粤便无地可耕了。

  而且,在征收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未征先占、少征多占、越权批地等违法现象一再发生。一些地方政府角色错位,成了替用地单位肆意压低征地补偿标准,损害农民利益的帮凶。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已成为农民维权活动的焦点。

  针对这一情况,在广东省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第二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说了三句硬话:“今后,征地手续不齐全、不完备的项目,不能开工;没有与农民就征地补偿民主协商达成协议的项目,不能开工;征地补偿款没有兑现到农民手里、各种补偿不到位的项目,不能开工。”

  “三句硬话”又被称为“三条红线”,这是对当前征地过程中种种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声棒喝,难怪赢得了一片叫好声——特别是农民,更把“三条红线”视为保护自身土地权益的法宝。

  有关专家认为,“三条红线”是符合法治精神的,它是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对现有土地法律、法规的补充和完善,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广东城乡发展,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来的要求,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它不但合法,而且合理、合情。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划出“三条红线”并不等于万事大吉。“良法”只有严格执行才能起到良好效果。如果“三条红线”能够像跳远比赛踏跳板前的白线一样有约束力——碰线即犯规,那么,还有多少人敢肆无忌惮地踩踏?笔者认为,“三条红线”要起到实效,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谁去执行?怎样落实?这是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那些胆敢以身“测试”省委决心和有关部门执行力的人,必须严惩不贷,否则,“三句硬话”就会成为时髦一阵的话语,就会很快被遗忘;“三条红线”就会如同飞行表演施放的红色烟幕,很快了无痕迹。而且,政策的严肃性就会受到戏弄,政府的形象就会遭受损害。

  解决征地问题,缓解农村土地纠纷,看住“三条红线”至关重要。 (编辑:东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