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护母亲河行动,到底是谁的责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23:54 红网

  “五元钱捐植一棵树,二百元捐建一亩林”,1999年开始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如白驹过隙,须臾间已度过了七度春秋。近日,这项全民生态公益活动在各大媒体的广告版面上再度吹响了募款的号角。

  保护生态环境,匹夫有责。国家宣传鼓励我等去尽一份公民的责任,本应二话不说,慷慨解囊。但是笔者翻看了去年全国有关水体质量的报告却发现,2005年,中国七大水系

中劣五类水体占三成左右,水体已经失去使用功能成为有害的脏水,连用于农业灌溉都不行。据水利部门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倍以上,年排废污水达600亿吨。当然这还只是官方数据,相信实际的污染要比这份报告更为严重。

  一方面是这样一个力行蹈践七年有余,所收款项不计其数的大型工程还在继续,另一方面却是日益恶化严重的水体污染。这不得不让笔者掩卷蹙思:保护母亲河行动,难道仅仅依靠社会大众的捐款去植树造林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河流污染问题,平衡生态环境的吗?我看不然。

  按理说,保护的源头应该是治本,而那些屯聚于各大河系两岸的大型化工企业就是污染的源头,可是我们如今却舍本逐末,非但不去积极整治那些污染大户,却不断要求用民众的公德心来为这些企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埋单”。这种挖肉补疮的不合理逻辑,到最后让我们似乎感到得是老百姓在助纣为虐,花钱帮助那些企业来进行可持续性的环境污染。

  更为令人揪心的则是今年2月7日,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京通报,127个分布在全国江河湖海沿岸,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地区附近的投资约4500亿的重点化工石化企业中,有30家规划布局不合理。甚至有一些高污染项目设立在居民饮用水水源的上游。笔者不禁究诘,那么多环境规划监督部门在这些企业当初申报建设上马前都干吗去了?纳税人的钱都被花在建设这些高污染企业来坑害老百姓自己健康上了,作为一个公民还会愿意去捐钱来继续买污染、买病受吗?笔者不愿意,恐怕也没人如此傻蛋。

  上个世纪有个举国瞩目的“零点治淮行动”,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该污染的还在污染,该整治的也没整治成功。但是那时国家毕竟还对此付诸很大努力。可是这些年来呢?保护环境的口号尽管依旧响亮,但是却再也没有瞅见过像当年治理淮河那样的“大场面”了,而且事实告诉我们,污染并没有离我们渐行渐远,环境却早已是病入膏肓。

  那么为何我们如此惧怕去面对企业的污染问题,对那些造成了环境污染的企业的叫停又是如此的无力呢?这恐怕还得归结为很多大型化工企业都是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柱企业,一旦被整治甚至关闭对当地的政府财政都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而相反,如果一个地方能够办上那么几家大型企业,将极大的帮助当地政府充盈财政。于是有些地方政府就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开始跟中央扯皮,瞒报实情。所以化工、石化等企业在这层保护伞下变得“上马容易下马难”了。

  要想打破目前这种进退维谷的现状,笔者认为中央应该从源头抓起,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监管审批化工、石化等高污染企业项目的上马,把紧财政资金的投放口子。做到让能够上马的企业都必定能对自己的排废、排污完全负责。而到那时,保护母亲河的行动则是那些企业的责任而不是我们老百姓了。

稿源:红网 作者:杨陈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