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窥测网络语言的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0:00 新华网

  许博渊

  上海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禁止网络语言进入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引起网民的热烈讨论。我认为,上海市的做法无可非议,他们这样立法,也并未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只是给它划定了一个活动范围而已。如果有人把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那是不妥当的。

  为什么无可非议?因为它的不规范。比如“恐龙”,在汉语中,恐龙有自己特定的概念,如果正式引入网络语言的概念,势必造成混乱。但是,网络语言确实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硬性禁止没有必要。上海的做法是给它留出一个比较宽阔的活动空间,又不让它扰乱规范汉语的正常使用。我以为这个做法是稳妥的。

  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语言产生的根源。我们有必要窥测网络语言的背后。

  我认为网络语言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首先,它是青少年情绪宣泄的工具。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逗乐性,有人说是诙谐,有人说是不正经,中性的说法是逗乐性。如今的青少年实在是太苦了,一个社会死结剥夺了他们的全部欢乐。我们这个民族有时候是很可笑的,过去有可笑的唯成分论,现在又有可笑的唯学历论。唯学历论导致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导致分数至上,分数至上导致填鸭式教育。于是乎,一个孩子一踏进小学的大门,就意味着他(她)的好日子从此结束了。分数像泰山压顶,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一个个如同现代范进。在这一方面,中国的青少年是全世界最可怜的。而青少年的天性又应该是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寻求快乐的天性被泰山压得死死的,为了宣泄胸中的郁闷,他们要逗乐,要主动寻乐子。网络语言便成了工具。

  其次,如今的规范汉语太缺乏活气,简直像咸鱼的眼睛。看看报纸上的语言,大会上的报告,机关里的公文,哪里有一丝鲜活灵动的气息?我们的汉语难道就如此干瘪吗?不是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多少优美的文章!不用多找,就一本《中国历代散文选》就可以证明我们的汉语是多么美的语言。当我们闲暇时欣赏这些美轮美奂的汉语名篇时,总不由得击节赞叹,像喝了三十年前的茅台酒一样,人都要醉过去。如今的汉语毛病出在哪里?是规范的话语吸干了规范的汉语的血。而规范的话语是政治气氛紧张的时代留下的遗物。人人都只说“正确的”话,俗话叫做打官腔,在西方叫做“政治正确性”。但在西方,只有政客说这种四平八稳的话,他们的人数很少。我们则不然,太多的人重视“政治正确性”。某个话,只要领袖人物说了,就算保险了,大家就都这么说。于是,丰富多彩的汉语就只剩下一张面孔了。邓小平同志就很在乎说“新话”,通篇老话,读者和听众会受不了的。人的神经是会疲劳的,叫做审美疲劳。你这张脸蛋再漂亮,也架不住天天看,月月看,年年看。于是,人们设法在无关紧要的地方颠覆汉语,设法搞出一点新鲜的东西来。

  上述两点,可以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活对语言的影响有多大。但那是一个大课题,恐怕一时难以改变。我们还是回到网络语言上来。像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样,任何语言都是发展着、变化着的。网络语言应该有一个活动场地,经过实践和时间的筛选,其中大部分不科学的成分会淘汰出局,被人们遗忘,其中可用的部分将保留下来,丰富我们的汉语。

  这和外语对汉语的影响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天天说世界、平等、相对、绝对、实际、如实、刹那、清规戒律等等,有谁知道这些都是古代梵文的翻译,是佛教徒的创造?但佛教词汇远不止这些,有好多自生自灭,消失了。

  实际上,如今的所谓规范的汉语也不十分规范,也有一个选择的过程。试举一例:“前苏联”或“原苏联”。难道还有后苏联和现苏联不成?汉语是国画,讲究简洁,讲究“尽在不言中”。西方语言是油画,讲究严谨,纤毫毕见。英文中的前置词“前”,在英文中不可少,但在翻译成汉语时应该省去。在汉语中,只有在可能引起误会的情况下才特别说明,比如“先父”。因为他的父亲不是拿破仑,也不是华盛顿,别人不知道他已经作古,所以要加一个“先”字。苏联是个庞然大物,它的去留存亡尽人皆知,你说苏联,别人不会以为现在苏联还存在着。

  语言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东西,我们要珍惜汉语,所有文字工作者都要为此努力。而且,优美的语言需要一个优美的社会环境,我们除了关注语言本身之外,也应该关注语言所活动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