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同中学决定不带学生看性文化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7:47 东方网

   相关新闻:揭开鲜为人知的性文化:沪上性文化展公开亮相[组图]

  上周四,大同中学近60位老师前往外滩观光隧道参观性文化展,以考察此展览是否可以作为性教育的一部分向该校高中生开放。昨天,早报记者从大同中学获悉,参观过的老师们普遍认为,该展览并不适合他们学校的学生。“目前不会带高中生去看性文化展的。”大同中学德育室主任张根兴告诉早报记者,“中华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但没必要让高中学

生过早地去了解和研究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性文化。”

  不过,大同中学方面仍将于近期讨论是否可公开提出“性教育”这门课程,不同于以往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课程将侧重于性道德、性责任感的教育。

  而性文化博物馆主办方表示,计划明年将同里的性文化博物馆向青少年开放,但开放的前提是分成人展区和青少年展区,而位于观光隧道的性文化展如果向青少年开放,展区也不会是如今这个模样,展品会作一定调整。

  学生把握不住正面意义

  对性文化展,张根兴承认,校方的班主任老师和德育室的老师看完后都感觉不适合高中生。“性文化展不是性教育展,我们学校的目的是让性教育中的内容能结合艾滋病、性病等,肯定要教育学生性道德方面的知识。性文化展确实是真实地反映性文化的历史,但中学生的辨析能力不行,看了展览后可能把握不住性文化的正面意义。”

  学生应接受怎样的性教育?对此,张根兴认为对学生的性教育应将生理本能跟生命、爱等联系起来,教导他们自我保健、自我防范。“性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教育学生的自我保护,这有社会意义。而并非性文化展中的性愉悦、性工具等内容,不过性文化展中那些青春期、性肌体等的科学性介绍是适合青少年的。”

  探索开设“性教育”课程

  张根兴表示,学校正在探讨是否开设“性教育”课程,去参观性文化展的初衷其实是看这个展览的资源是否可被该课程所利用。据张根兴解释说,不同于以往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课程会尝试新的教材、教学方式,来教导学生性道德和性责任感。

  “眼下性教育的一部分内容被归到了‘青春期教育’课程中,性心理的一部分内容又被归到了‘心理辅导’课程,‘性教育’课程如果能被公开提出来,它将使我们的性教育跨出一大步,有利于我们系统化实施性教育,课程开设成功的话,学校将成立该课题工作室,以研究性教育的教材和教学模式。”

  据了解,在是否开设“性教育”课程的研讨中,校方将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征求学生意见。“我估计学生不会反对,我感觉学生对性依然迷茫、模糊,希望学生能在‘性教育’课程中培养正确的性价值观和正常性的性道德的观念。”张根兴说,“‘性教育’课程假如成功开设后,会先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再在高一的班级推广至高一年级作试点。”

  仍将“慢慢”打开性的大门

  在大同中学老师考察性文化展前,性文化博物馆执行馆长胡宏霞博士曾向早报记者表示过,看实物和看书不一样,听讲解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性教育。虽然大同中学基本否定高中生参观性文化展的计划,但胡宏霞博士表示,计划明年将同里的性文化博物馆向青少年开放,而前提是将展区改变一下,把向成人开放的和向青少年开放的分开。

  “我们是慢慢地打开性的大门,我们正酝酿如何向不同年龄的观众开放。观光隧道的性文化博物馆分馆如果向青少年开放,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模样。展品将作调整。青少年的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应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性文化知识。”

  不要逃避对青少年的性教育

  社会学专家、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王瑞鸿博士表示,性并不等于色情、淫秽,用有色眼镜来看性就注定了无法用正常眼光来看性。实际上,性是非常本能、不分好坏的。封建主义、禁欲主义及认为性是万恶之首的观点都是非常错误的,对成年人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王瑞鸿说,影视媒体越来越开放,其中也不乏性的描述,学生们平时也能接触到这些,与其遮遮挡挡,倒不如索性大大方方,展示有关于性的需求、欲望、两性美好关系等。

  王瑞鸿强调,性器官、性行为不是性的全部,性还应该包含异性、身体等内容,性教育是人的本身教育。监护人对学生有保护的责任,因此性文化展在向学生开放时应当做一些举措,比如展示适当的展品,讲解的措辞做一些变更等,对学生要有适当的保护。说到底,不要逃避对青少年的性教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