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产业:沙漠变绿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0:36 南方日报

  廿五年廿五行(21)文化产业

  本报记者江强

  深圳虽然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明显的历史传承,但却是能将文化以惊人的速度转化为生产力的城市。本届深圳政府将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在任期内把文化产业培育成

城市经济第四大支柱产业,市长许宗衡立下“军令状”: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

  从无到有:扎根发芽连成片

  17年前,当香港画商黄江咬牙放下行囊在偏僻荒芜的深圳大芬村创业时,没有料到这里竟成为中国“油画第一村”的肇始。如今这里人气鼎盛,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画家和画工云集,每年近亿元的油画作品远销欧美。

  同样,诞生在深圳“南泥湾”通心岭的《深圳特区报》,1982年草创时仅仅是两间铁皮房。“下午下了班,回家扛起锄头、挑起水桶就下地,见到的是许多市直机关的同事在忙碌。一眼望去,瓜黄菜绿,挑的挑,锄的锄,真有‘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感觉。”写下这段不乏诗情文字的原深圳特区报社社长、总编辑吴松营,在1999年10月1日上午坐在电视机前面观看国庆50周年的盛大庆典时,突然看到一栋熟悉的大厦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这不是深圳特区报业大厦吗?”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吴松营马上打电话向北京的朋友询问,再三确认后得到证实,当时正在天安门广场游行的“改革辉煌”花车上,共有四个建筑代表特区形象,其中一座就是楼高50层的深圳特区报业大厦模型。

  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深圳,一个被人喻为“插棍也能生长的土地”,虽然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没有明显的历史传承,但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却赋予这里“文化最能市场化、最具生产力”的能力。在市场风雨的洗礼下,一簇簇文化之花在深圳扎下了根,发出了芽、连成了片……于是深圳人在蓦然回首间惊喜地发现,他们不经意间拥有了新闻、印刷、动漫、设计等一批潜在的优势文化产业。

  “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相比,深圳已处于相对领先地位。”据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金吉武介绍,经过20多年的市场培育,深圳市骨干文化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在全市GDP的比重已接近5%,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深圳的印刷业与京沪“三足鼎立”,目前有各类印刷企业1828家,去年产值超过190亿元;深圳报业集团资产总额超过50亿元,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拥有广告收入过亿元的报业集团之一;以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欢乐谷等为代表的集娱乐性、参与性和高科技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模式,在全国许多地区被借鉴和推广。

  从小到大:欲成“第四支柱”

  当路边的嫩枝已茁壮成树时,不可能再被人们忽视,特别是深圳正发展到一个历史的“门槛”关口。

  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多个场合坦承:目前深圳的发展已经明显受到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一是土地、空间有限,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00多平方公里,按照传统的速度模式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目前速度下的增长需要;三是按照速度模式,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透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如果不改变发展模式,很快就会出现环境危机。

  “而文化产业的特点主要依赖于对创意的开发,能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少,附加值较高,发展潜力空间巨大。文化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恰恰与深圳的时机相符合,”深圳市文化局长陈威认为,深圳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完全可以抓住机遇,抢占先机,通过文化与市场的对接、文化与科技的结合,实现文化与财富的转换,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文化方面的产业化。”

  另一方面,对于几乎没有“文化”底子的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某种意义上相当有效地填补了深圳文化市场的空白。一家坐落在福田一栋普通厂房里的雅昌彩色印刷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发布系统,其中包括国内外最重要的60多家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以及从1993年中国首场艺术品拍卖会至今的几乎全部的拍卖数据,系统目前已收录1300多个专场、50多万件中国珍贵艺术品的图片及拍卖信息,2万多名古今艺术家的作品行情走势,并创立了由综合指数、流派指数、艺术家个人作品价格指数构成的“雅昌书画拍卖指数”体系,行内称为雅昌指数,并成为行内公认的艺术品交易的标准指数。“如果没有深圳印刷业的高度发展,这种在文化领域中某方面的领先不可想象。”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指出。

  上合天时,下应民心,2005年1月14日,深圳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深圳文化产业将与深圳高新技术、物流、金融三大产业一起,共同构成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支柱。“本届政府将全力推进文化产业,在任期内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深圳市第四大支柱产业”,市长许宗衡立下“军令状”,到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使深圳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城市之一。

  从大到强:3亿元重磅扶持

  文化产业被明确为深圳第四支柱产业后,深圳出台的《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2010年》提出,深圳将重点发展八大优势文化产业:导入现代企业制度的传媒产业;具有全国影响的、规模较大的动漫游戏产业;出版发行产业;以广告市场为依托的创意设计业;印刷产业;以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为代表的视听产业;歌舞娱乐产业;旅游休闲产业。

  2006年2月9日,《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四个文件通过政府公报正式实施。根据这些文件,深圳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十一五”期间这个基金不低于3亿元。各区也要设立专项基金,为文化企业转制准备资金。这个资金除了财政支持外,也鼓励捐赠。“专项资金采取银行贷款贴息、配套资助、奖励、项目补贴等四种资助方式,资助经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文化产业孵化基地、文化产业聚集基地和教学培训基地,以及我市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文化产业基地;经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认定的,在深圳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生产经营和中介活动的企业;经市政府批准的其他资助对象。”

  同时,深圳着力打造“文博会”这个品牌。首届“文博会”经过不断升格,成为常设性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盛会。为了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关于将“文博会”办成我国文化产业的“广交会”的重要批示,今年的第二届“文博会”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李意珍希望文博会的筹办、举办过程,变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过程:“举办一届文博会,就培育一批项目,带动一批企业,几年下来,文化产业就一定会有一个规模性发展。”

  高端访问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顾问花建

  “文化产业发展正当时”

  记者:深圳市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到支柱产业的高度,这对加快深圳的未来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

  花建:加速发展文化产业,是深圳市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时代要求。放眼今天的世界,随着生产力的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拉动作用,随着跨入富裕社会的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休闲经济”、“体验经济”、“娱乐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文化产业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门类,而是以强烈的扩散性,吸纳了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大量成果,不断与其他经济门类相融合,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产业群。

  率先唱响“春天的故事”的深圳,历来以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而著称。面对全球文化产业的蓬勃潮流,我们必须是:有作为,才有地位,有实力,才有席位,紧紧抓住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重大机遇,在全球文化产业分工协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城市,逐步从全球文化市场的边缘,进入到市场中心的位置。

  深圳作为毗邻港澳的城市,青春移民的新家园,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汇聚了几百万创业者,可以说:巨大的智能资源、丰富的资本资源、广阔的市场资源,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资源。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着眼于深圳一城一地,更要立足中国的大局,那就是:顺应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使深圳成为华南及周边地区文化创新的活力最旺、文化投资的成本最低、文化创作的包容性最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最强、文化权利的市民享受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记者:深圳虽然没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却奇迹般地形成了产业的亮点,深圳的文化产业犹如平地崛起的高山,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花建:说明创新的重要性。国际专家们有一句格言:“知识经济看设计,设计的灵魂是创意!”这正道出了文化产业对创意的高度依赖性。请看:深圳的印刷产业异军突起,持续增长,从1979年的总产值0.007亿元,猛增到2002年的163.2亿元,年均增长54%,固定资产净值从1979年的0.0018亿元,猛增到2002年的75.7亿元,对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稳定在4.5%-5%之间,不仅仅成为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而且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高端精品印刷中心,也是香港印刷产业连接珠三角地区的枢纽和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户。这和深圳有一支全国第一流水平的设计队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他们在现代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的建立、商业设计与文化艺术的结合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获得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顶级设计赛事和国际展览的奖项,从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2008年北京申奥标志,到万科、平安保险、太太药业等企业品牌,提高了深圳印刷业的智能含量和创意水准,成为深圳印刷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圳印刷和设计业的发展,是深圳文化产业的一面镜子。深圳虽然没有天然的大森林、大油田、大煤矿,但是深圳的活力,就在于大力聚拢创意精英和各类人才,高举创新思维的旗帜,建设成为青春澎湃的创意之都、创业之城、创新之园,这才是深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行业大事记

  1982年5月24日,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创刊。

  1982年10月,中外合资企业深圳嘉年印刷厂成立,正式引进了3台对开海德堡胶印机。

  1984年1月1日,深圳电视台试播成功。

  1985年,深圳成立翡翠动画公司,这是深圳第一家动漫企业。1988年,深圳锦绣中华开业。

  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在深圳大芬村创业。

  1992年,深圳的新闻文化事业单位率先实行企业化管理。

  1995年,深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平面设计协会。

  1999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挂牌成立。

  2000年,陈绍华创作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太极五环”。这个现代和传统结合、国际与民族相融的太极五环图形征服了几乎所有国际奥委会的评委,以绝对的优势获得通过。

  2001年9月,国务院体改办领导同志要求深圳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进行超前探索,根据这一要求,市体改办正式向市委提交了《关于深化体制改革的报告》。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体制改革确定为深圳市2002年六大改革重点工程之一,中央也将深圳确定为全国8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2004年6月28日,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挂牌,以电视台为龙头,广播电台、电影制片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有线电视网络)和传输中心为主体,区、镇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广播影视企事业单位参加组成。

  2005年1月14日,深圳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首次提出:深圳文化产业将与深圳高新技术、物流、金融三大产业一起,共同构成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支柱。

  2006年2月9日,《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四个文件通过政府公报正式实施。

  图:

  在深圳首届文化博览会上,一个礼仪兵在浏览动漫展区。动漫产业在深圳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经营规范。何俊摄

  何俊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