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国产设备为手术精确“导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4:26 新民晚报

  

国产设备为手术精确“导航”

  本报讯(记者董纯蕾)手术就好像一场和疾病的‘战争’,导航设备有多先进,直接关系到成功率的高低。今天上午9时许,一位40余岁的女患者,进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室接受脑膜瘤切除手术。3厘米左右的肿瘤长在静脉回流的“要塞”,不容许手术刀发生丝毫偏差,幸亏有手术导航系统为医生担当“指南针”和“六分仪”。

  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主角不是医生,而正是这套由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全程自主研发的手术导航产品。它在各方面的表现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积累了足够多的临床成功案例,目前正准备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申报生产批文。

  “敌情”一目了然

  在骨科、脊柱外科、耳鼻喉科、整形外科等领域中,手术导航技术都大有用武之地,但神经外科无疑是其最重要的应用方向。主刀医生、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陈衔城告诉记者,上手术台以前,计算机上的虚拟手术已做了不下几十次,手术刀的最佳路径就是在这过程中得以确定的。

  传统手术依靠主观经验判断,显然对“敌情”掌握不够;CT、磁共振、PET图像各自“精通”形态、功能和代谢方面的信息,但始终无法共享“军情”。手术导航系统将各类丰富的信息显示在同一幅三维图像上,有效地辅助医生精细规划手术方案。

  跟着导航系统走

  手术室内,医生的视线为两个方向所牵引:低头看手术台,抬头望显示屏。虽然切口不大,但肿瘤及其周围结构在屏幕上一目了然。手术刀细致入微的“一举一动”,在屏幕上用探针的形式得以放大——是否遵循着预定路线前进,有没有超越肿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边界,都看得一清二楚。就像导弹配有激光制导系统,实时导航系统指引手术刀绕过错综复杂的血管、神经,准确无误地命中目标。和传统手术相比,导航手术的病灶全切除率提高了,术后并发症以及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了,开颅手术的切口减小了。

  向国际市场进发

  在手术室外,这套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术导航系统即将走上另一个“战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据了解,截至去年底,美国神经导航系统的装机量已超过3000台,与注册神经外科医师的比例接近1:1。而在我国,神经导航系统的装机量目前仅近百台,几乎全部依赖国外进口。作为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领衔的“高精度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及产品研发”,不仅价格仅为“洋导航”的1/3到1/2,上市后能有效降低病人手术费用,而且有望在技术上实现国际级突破。

  据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宋志坚教授透露,这项课题尚有一道全世界都未解开的“附加题”正在攻克中——在开颅手术中,随着脑脊液的溢出、脑肿瘤的切除,脑组织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变形,该如何模拟和校正?课题组将三维扫描仪搬进手术室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建立模型“揣度”脑组织可能发生的形变,及时校正误差。目前,相关动物和体模试验均已完成,一旦人体试验大功告成,可望将这套手术导航系统的精确度提升至国际最高水平。

  上午,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使用国产手术导航设备为脑膜瘤病人做手术本报记者楼文彪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