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平等 文明 包容 共赢”塑造国民形象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18:27 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记者郝亚琳)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吴建民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民众要认清中国目前的真实发展情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摒弃“弱国心态”,以“平等、文明、包容、共赢”的态度开展对外交往。 吴建民说,中国目前正在高速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其他国家也难免对中国的发展心怀疑虑。要打消这些疑虑,不仅要靠解释,更要靠行动,尤其要靠 中国民众的行动。如果总怀着一种“弱国心态”,只能是盲目自大、失去朋友,增加中国在前进道路上的阻力。作为一名资深外交官,吴建民在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见到不少“弱国心态”的表现,他归纳为四点:第一,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对表扬喜形于色、津津乐道,对批评非常介意,不能冷静反思;第二,喜欢炫耀、夸大成绩,不能实事求是;第三,对自己的毛病轻描淡写,甚至加以掩盖;第四,对别人缺乏包容心,对自己却很放纵。 “这种心态的产生是有原因的,中国过去是一个强国,是由强转衰的,被别人欺压了上百年,现在正由弱变强,这就造成了中国人的复杂心理。”吴建民说,要克服这一心态需要很长时间。中国知识界也有责任引导民众克服这种心态。 因此,他提出,中国民众在中国日益加快对外开放脚步、成为有影响力的大国的同时,也应当展现出“平等、文明、包容、共赢”的国民风范。 吴建民说,“平等”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国家,尊重小国、弱国,不畏惧大国、强国,表现出自尊和自信。“文明”则是在对外交往过程中,给外界以懂文明、重礼仪的印象,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文化的积淀。具体到行动上,就是要尊重国际通行规则,比如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时,就应当按照奥林匹克的精神办事。 他特别提到2004年亚洲杯时一些中国球迷对日本队的过激行为。“这些都是不文明的举动,会让别国对中国的发展感到害怕。我们不应当以自己的行动伤害别人或是给别人留下坏印象。”他说。 对于“包容”,吴建民说,中华文化历来就有包容各家、兼收并蓄的特点,这也是它得以绵延不断的原因。因此,我们应当客观、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不是自高自大。 他同时指出,包容的精神还应当体现在宽广的胸怀和气度上。他提醒中国民众在面对诸如日本领导人参拜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事件时,应当以合法、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目标要有所区分。“搞参拜的是某些日本领导人,我们不能见到日本人、日本东西就反对,更不能打、砸、抢。”他说。 关于“共赢”,吴建民表示,中国正在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 “中国在开展对外合作时,既要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这才是一个泱泱大国的表现。”他说。 此外,对于如何应对外界针对中国的负面言论,吴建民认为,应当坦然面对,有区别地加以对待,因为有的批评是包含歧视、别有用心的,也有批评的确是有事实根据的。对于前者要坚决反对,后者要引以为鉴。 “一个大国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面对别国的疑虑和偏见。中国民众要用行动克服这些偏见,证明中国人民是友好的。这样,中国同世界的合作将会发展得更好。”吴建民说。(完)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