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冶秋纵论大盘时代:外来资本提质长沙城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23:13 红网

  红网3月15日讯 (潇湘晨报记者 喻志科)这是一个步入大盘的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外来资本的长驱直入与本土企业不断增强的今天,规模品质大盘不断在长沙涌现,并逐步成为星城楼市的主流和大势。

  在大盘林立的长沙楼市中,实力雄厚的品牌企业已占据领军地位,京、浙、粤、港、湘这五派势力竞相崛起。面对即将到来的短兵相接,如何寻求在差异化竞争中共同发展,

成为了各大开发商的一致心声。

  “本土品牌和外来品牌从竞争到融合的趋势,在未来两三年内会更加明显。”省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冶秋如是说。

  高品质大盘联手出击

  房地产开发的热点,总是跟随着城市开发走势的脚步。从2004年开始,政府对于长沙市城区新的总体规划,拉开了长沙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老商圈开发、道桥改造……城市功能的更新和置换,给房地产制造了新的机遇,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巨大吸引力。

  由于这场城市扩建改造,长沙城区的房地产业开发风起云涌,东西南北向新城区迅速崛起。在大盘林立的长沙楼市中,实力雄厚的品牌企业已占据领军地位,京派、浙派、粤派、港派、湘派竞相崛起,形成了大盘围城的壮观景象。

  两个数据比较有说服力。其一是在全国能够排上名次的开发商中已有42家进入长沙,其中26家今年将有产品供应。另外一个是供应量在60万平方米的开发商有7家以上。”此外,目前长沙房地产市场在售和预售项目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楼盘拥有着外地资金背景。

  “外来开发商不仅带来了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还引进了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这场资本大潮的进入,加快了长沙城市建设的提质、提速与改造,可以说是正好切中了这个契机。”陈冶秋认为。

  品质成为共同趋势

  五大门派可谓是百花齐放,浙派注重品质,布局设计注重人性化,给楼盘赋予生活的情趣,在设计中融入了江浙特有的围合式建筑,清新典雅。粤派依其先进的理念,以高度市场化的企业模式进入长沙,为长沙房地产规范提供了相对规范的模本。京派的“发展为本,创新为基”的理念,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港派的资金雄厚成为了最显著的特点。而立足于本土,做出具有潇湘特色的房产品牌的湘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情况下,以开放型的心态加以学习,做出具有湖湘特色的地产品牌。

  虽然这五大门派的风格各异,但又不约而同地显示出同一趋向——品质。

  “大盘在规划与环境上的创新、户型上的创新等等,都较大幅度提升了长沙楼市的整体品质。”陈冶秋认为,外来开发商对长沙本地楼市产品的影响非常明显。

  不仅如此,许多物业管理公司也从沿海进入长沙,目前全省已有近2000家物业管理公司,仅长沙地区就达600余家。

  本土如华盛集团、凯达集团等一批老牌房地产企业,从最初的学习沿海到自主研发,将新鲜理念带到长沙,从而成为了其品牌迅速成熟的重要基石。

  “大盘的进入,也促进了湖南与其他省份之间的各方面交流,曾经就有相当一部分的浙江人跑到长沙购买住宅,因为他们看中了长沙房价的升值空间与较低的居住成本。”湖南省房地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魏薇认为。

  陈冶秋表示,各高品质楼盘联手出击,共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更多和谐社区的崛起,将对整个长沙楼市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与渗透力,引领长沙楼市真正崛起中部、领跑中部。

  从竞争到融合

  来自市场的声音是,今年楼市的放量将达800万平方米,而去年的竣工面积仅为500万平方米。面对这一放量导致的竞争加剧,外来品牌与本土企业如何应对?陈冶秋表示,资金、土地和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将成为关键。他指出,目前房地产的开发门槛在提高,资金问题成为发展的关键,因此本土品牌和外来品牌从竞争到融合的趋势,在未来两三年内会更加明显。

  “外来开发商在思路上多元化,不少大盘在长沙开发多类型的产品,也不仅局限于期房模式,在高端产品领域倡导成品销售的概念,提出了许多衡量标准,为高端产品的销售模式提供新的思路。”长沙景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乐兵如是说。

  “大盘促进了楼市的品质提升,也促进了本土开发商的自主创新。”陈冶秋认为,政府也应在政策上予以积极扶持,应该使本土企业与外来开发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估计明后两年是一个调整时期,因为长沙楼市也出现过水土不服的外来开发商,认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本地的和尚就不会念经,这是个误区。”陈冶秋认为,如何适应本土环境去设计,应该引起关注。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也认为,城市的优良住宅建筑,应重视所在区域的成长性和价值,依赖和维护区域的历史文脉和整体规划,在此基础上成为区域发展的和谐部分,以适应高质量的城市发展需求。

稿源:红网 作者:喻志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