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房子的烦恼事不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00:00 东南早报

  回家,得有个住的地方;上班,得有个工作的场所。可是,如果房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让人住得不安心、工作不顺心呢?城监部门:天台上建房,如未经审批,就是违法建筑天台上邻居建个花园昨日上午,家住义全西街义南小区4幢的刘先生向早报热线反映,他家对面住户在天台搭建花园及房间,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他担心,花园的泥土及假山重量会超过房屋的承重,而且花园要经常浇水,有可能导致房屋出现裂缝及漏水。

  早报记者陈明华、陈少恭摄影报道:

  刘先生说,自去年9月份入住这套顶层的套房后不久,他就发现客厅阳台和客房的天花板都出现渗水,渗水将客房内的木制梳妆台都弄褪色了。后来经过物业和房管局的协调才将漏水问题处理好。

  水是不漏了,但噪音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刘先生。刘先生称,隔壁住户在天台上建了个房间,其位置正好在他们的主卧室上方。他曾多次找隔壁住户商讨解决方案,却没办法解决问题。

  小区物业一名傅姓工作人员针对此事表示,他们2004年才开始接手这个小区,之前的物业怎么做他们不清楚。他说,他们会将出现的状况上报有关部门。

  随后记者联系了鲤城区城监大队临江中队。据临江中队潘中队长介绍,住户如何使用天台,涉及到天台的产权问题,不在他们管辖之内;但住户在天台上建房间,则需要通过他们的审批,如果未经审批,就是违法建筑,他们将进行查处。

  本报社法律顾问林晓阳认为,天台一般来说是属于公共场所,开发商不能将其卖给住户使用。但由于天台的产权归属难以认定,住户还需要找到当时的规划图,确认天台的产权问题。如果天台确实属于住户们共同所有,即使开发商将它卖了,也是无效的。物业公司:将与开发商

  协调,尽快解决问题窗户边水珠滴个不停昨天上午,晋江市区宝龙花园单身公寓楼10栋301室的李小姐反映说,她们公司办公场所的阳台窗户边上,一直有水珠滴落,刚装修不久的窗户玻璃,因受潮留下一串串痕迹,模糊了办公视线。

  记者王昆火采访报道:

  李小姐说,去年7月、8月,她还没来装修前,阳台的窗外边、室内的天花板上就出现渗水现象。物业管理公司表示,他们会派人来维修渗水问题。李小姐的公司从去年9月份就开始装修,今年正月正式入驻办公。

  公司另一名员工说,水珠不管晴天还是雨天,一直在滴。向物业反映了,也曾有水泥工来维修,但还是没办法修好。

  晋江华龙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张先生介绍说,李小姐是将整层全部用来办公,而楼上则是单身公寓楼,漏水主要在阳台的窗户上和卫生间。接到业主反映,他们派人进行维修。现在卫生间的渗水问题大多得到了解决,而阳台上一直没得到解决。一方面因为维修时,需要得到楼上住户配合,可楼上住户却时常不在;另一方面,用户改变了房屋设计结构,把窗户边上的一根柱子打掉,使得防水功能降低。他们将及时与楼上用户协商,并与开发商进行协调,尽快对该用户所反映的阳台窗户上滴水问题给予解决。民政部门:翻建祖墓属

  违规,会尽快处理新房前有人修了坟墓“我家新建了楼房,同村的人这几天到门前不远的地方修了坟墓,让我们进门很不方便。”日前,王先生致电本报晋江新闻热线反映说。

  记者徐占升采访报道:

  3月14日,记者在英林镇后头村看到:一栋崭新的小楼前10多米的地方,有两座小墓。在距离这两座新墓两米多远处,还有一个挖好的小坑。“他们在那里也准备建一座墓。”王先生说。

  据了解,王先生的小楼刚建好一个多月,土地审批、房屋建设的手续和证件也都很齐全。

  村民王某参与了这两座坟墓的修建,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和一些村民的确在王先生家门前的空地上修建了两座坟墓,是他们的祖墓。王某称,祖墓原来就在那里,只是王先生建房时碰破了,所以他们现在才会重修,而且在村、镇政府的协调劝说下,祖墓也没有按照原来的规格修建,只是小小的翻建。

  王先生将此事向后头村和英林镇的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14日下午,英林镇政府分管民政的领导和英林镇土地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再次前往王先生家协调处理此事。

  晋江市殡葬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在王先生家门前新建的两座坟墓即使是建在原址上也属于违规。根据相关规定,村民可以把翻建的祖墓深埋、不留坟头或者进行迁移,把坟墓里的骨灰迁移到镇里的安息堂或者已经获得审批的公共墓地安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