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健康消费:莫被“权威”、“专业”、“公益”蒙住双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09:26 南方日报

  因为有了某某权威部门认证或者某某专业机构研究推荐,健康类产品包括药品、保健品、甚至日化产品尤其受到大众欢迎,因为很多消费者相信,这些权威、专业的机构总是一道保证品质的“免检”牌。昨天(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医药、保健品等产品事关身体健康之大事,有关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被表面的“权威”、“专业”忽悠了。

  现象一:权威认证组织被质疑违法

  事件:本月初,上海《东方早报》刊登一则全国牙防组认证被质疑违法的文章,一时间引起不少市民关注。报道称,上海一名律师将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下简称全国牙防组)起诉至法院,理由是全国牙防组对乐天木糖醇口香糖作出的认证涉嫌欺骗消费者、误导消费。据称,已有业内人士爆料,当前牙膏等口腔保健用品的认证比较混乱,认证机构如全国牙防组等不仅标准各不相同,企业方面还需为一纸认证每年向认证机构交纳高额认证费、赞助费等。而全国牙防组等组织并不在国务院认证可监督委员会下属认证机构目录,所以律师称其无认证资格属违法行为。而牙防组本身却认为部分企业赞助非权钱交易。

  点评: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健康相关行业如药品、保健品、日化等行业的主管政府部门几经易换,与这些产业相关的行业协会、机构则更是繁多,在国家方面整顿规范的同时,一些问题黑幕也层出不穷。尽管“牙防组事件”至今尚未有定论,但是有民间力量对这种认证现象的科学规范性质疑,不能不说是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一大提高。而作为普通消费者,除了擦亮眼睛不轻信以外,更应该记住医学专家的提醒,有病最好看医生寻求专业帮助,日化产品保健品并非药物不能治病。

  现象二:子虚乌有的研究机构

  事件:央视日前就曾揭露过一则糖尿病药的问题。据报道指出,自2002年12月起,一则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医院糖尿病研究治疗中心”的名义在航天部二区出租房内生产并销售“胰活消糖丸”吸引了不少患者目光,因为相信部队医院,一些患者就信以为真前去购药,然而没想到这个药物丝毫没有效果,并经有关部门查处,该药物本身为假药,且解放军总参兵种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糖尿病研究中心”。最后,不法分子被告上法庭并得到惩罚,而患者代表得到赔偿。

  点评:一些疾病因为治疗需要时间长、或者本身就无法被根治,让患者和家属产生无奈而病急乱投医的心态,从而非常容易被一些“权威”、“根治”等字样的广告。所以除了建议在遇到这样的广告信息再三审视之外,患者自身提高健康知识也非常关键,如果是慢性疾病患者,建议能和“久病成医”者一样本身有主观的积极的了解疾病知识的心态,这样不但有利于自己判断医疗信息,也有利于和自己的医生进行沟通,有利于自我病情的养护。

  现象三:名为公益实为推销

  事件:去年五月,湖北某地开展了一项“健康中国万里行健康百岁工程”的活动,只要成为这项工程的会员,就可免费或者优惠参加健康体检,还能获赠一种有治疗多项中老年疾病的保健品。媒体当即就对此进行明查暗访,结果不但证实了的确有这样的活动,还发现活动打着卫生部教育项目旗号。在活动现场调查者发现,号称免费的公益讲座不但有自称来自“卫生部”专家“某教授”,还现场大篇幅介绍一种保健品,称之能治疗多种疾病,并以数百元的高价将此产品卖给老年人。结果当地卫生执法人员发现该保健品不但夸张强调了治疗疾病功能,还在未向卫生部门登记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而所谓“卫生部举办活动”,根本没有相关文件可以证实。

  点评:公益活动、免费体检、健康讲座等本来是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的好事,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打着这些活动旗号诱骗消费者、尤其老年弱势群体购买产品,便是一种为人不齿的行径。所以对于这些号称“公益”、“免费”旗号的健康活动,消费者千万要擦亮眼睛,当“免费”、“公益”成为推销产品活动时,千万不要头脑过热或者不好意思而随意购买,除了可能存在虚假宣传以外,有的产品成分不明甚至有危害健康的可能。再者,以某某权威机构背景出现的专家讲座,也请以审慎态度分辨,切不可轻信。

  本报记者陈佳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