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杨之光资助美院20特困生 昨晚在大学城作报告谈人生谈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09:38 南方日报

  本报记者李钟声通讯员黎恩

  日前,广州美院前副院长、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杨之光主动向美院表示,资助该院20名特困学生。昨晚,他在广州大学城为大学生作了一场题为“走自己的路”的报告,吸引了来自各高校的1300多人。在演讲中,杨之光认为,走自己的路,既是人生的路,也是艺术的路。尽管前几天他喉咙发炎,声音沙哑,但仍专门写下了16页的讲稿,还制作了幻

灯片配合讲演。演讲后,杨之光和记者谈起了与青少年成才相关的问题。

  谈经历:最感欣慰是当教师

  记者(以下简称“记”):刚才你回顾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为什么想到给大学生做这样一场演讲?

  杨之光(以下简称“杨”):我从1953年开始教书,迄今当了53年老师,在那么多个头衔里面,令我感到最欣慰的就是“教师”。我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但羡慕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忧虑,良好的环境在这些“小皇帝”身上会不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例如过分依赖父母、心理素质脆弱、受不了委屈、容不得批评?

  记:你一生中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你是如何看待挫折的?

  杨:有一位诗人题我的画,有一句是“古今磨难炼人才”。我感到我经历的坏事也变成了好事,使我能用挑战的姿态面对人生。“文革”下放劳动时,别人利用休息的5分钟吸烟,我就画速写。这些苦难是对人的磨练,对艺术家来说,更是一种生活的积累。我很希望能够向年轻人传递这种坚强。

  记:很多人知道你的人物画独领风骚,其实你在书法、篆刻、山水、花鸟画上成就也很大。你是如何把握早年时光的?

  杨:中学时代对我一生影响最大,不但学习书画、音乐,还有诗词,这个基础一辈子受用不尽。我父亲原是反对我学画的,他认为当画家一定穷,医生才是金饭碗。但我一定要学画,我深信自己能成功。为此我从小练就了自我控制能力,自己锁起房门习字,广泛汲取姐妹艺术的养分,我从来不把时间荒废在娱乐和交际上。所以我经常对现在的年轻人说,青春不要浪费,要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

  谈资助:每人每月给三百元

  记:听说最近广州美院的20名特困生将得到你的支持?

  杨:对,前几天我听美院党委书记讲起学校里还有20名最困难的学生。每人每个月的生活费约需300多元,我马上回去和太太鸥洋商量:我们来帮他们克服困难吧,让他们摆脱困境,安心学习。他们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带个头,以引起更多人都来关注有困难的学生。这件事美院已经同意了,并开始运作。我们将资助他们直到毕业。

  谈赠画:有人估价超一个亿

  记:1995年你曾给中国美术馆及广州艺博院等赠画,记得当时你一共捐出了1200多件作品,有人估价超过1亿元。

  杨:清代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有“三论三不论”,我很喜欢,背了下来,经常写给其他人,叫做“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捐画是对我的一个考验,看看我能不能做到这样彻底。有朋友说我愚忠,但我想,若干年后如果人们要研究杨之光,还有什么比这样完整而高质量的一批画作更好的资料?我是“论万世不论一生”啊。

  记:对于这些善举,你的家人都支持吗?

  杨:对,当时我女儿杨红、杨缨、女婿何建成商量后一致表示同意,他们从美国发来电报说:“我们支持爸爸妈妈的决定,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最好的归宿。”我知道杨红有时会用自己的积蓄在拍卖会上买我的画,在美术界传为奇闻。不少画家的亲属经常为了遗产分配而闹纠纷。我没有什么留给孩子们,我留给他们的是精神财富。

  谈教学:学生风格都不像我

  记:你为画坛培养了许多优秀画家,你经常鼓励学生超过老师?

  杨: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我现在还记得当年带着林墉、谢志高那个班登上湖南凤凰山欧阳海家乡,在昏暗的油灯下,指导他们的毕业创作。我经常对他们说,你们一定要超过我,哪怕是局部的,就像我的没骨花卉,我的老师没有教,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我生平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借鉴古洋寻我法,平生最忌食残羹”。

  我觉得一个心胸广阔的老师才会教出好的学生。就像我当年用新技法画了一幅《玉泉观鱼》,到南京请教傅抱石先生,问他这样画行不行?他十分肯定地说:“这画法很好!”这给了我很大鼓励。后来我有一个学生搞“卡通一代”,有人持鄙夷的态度,但我觉得不能简单地否定。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应该给他探索的空间。我是用这种观点去指导学生的。所以在我教学50周年举办的师生画展中,没有一个学生像我的风格,包括我的女儿在内。

  谈艺术:美的教育一生受用

  记:你从小是自己强烈要求学画的,今天我们看到学画的孩子大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全程陪同,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杨:当时我为了学画,差点到了脱离父子关系的地步,最后父亲勉强同意我去广州投奔高剑父先生学画,这一点与今天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子女考美院真是反差强烈。现在的学生考美院,家长都是希望他们成名成家,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不现实。美的教育一生受用,不只是饭碗,而是对人心灵的陶冶,是素质培养中很重要的一条。这就是我前些年创办美术中心的原因,它不是一个盈利机构,但我希望可以借此培养下一代,并让他们把艺术转变为艺术观。因为艺术只是技法,艺术观却是人生观的重要部分。

  当年我在藏区临摹的时候,差点被马蹄踢碎脑袋;为了画好海军,我随军舰出海到北部湾,碰上敌方的战船,眼看双方就要开战了,我对士兵们说,请为我准备一只桶,我要把我画好的画放进去,就算我人不在了,画还是会漂到海上,将来会被人发现的。现在的年轻人下苦功不够,写生不够,基础不扎实,归根结底是缺乏一种贯穿一生的信念。

  总之,我觉得人生要靠几个“最”字来支撑:花最多的时间,投入最大的精力,画最感人、最多、最好的画,没有这一个又一个的“最”字,就没法攀上艺术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图:

  杨之光指导美院学生。

  李钟声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