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新闻评析:公众为何不信任“高校自主招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09:46 金羊网-新快报

  ■张贵峰

  据报道,今年300名上海学生将通过面试获得复旦大学的入学资格—————考生先参加一项笔试,然后前1200名进入由复旦大学专门成立的教授专家团进行的面试,考生与5位当场随机选定的专家分别进行15分钟的一对一交谈。最终录取与否,依据申请者的面试表现,与笔试成绩无关(《中国青年报》3月13日)。

  然而,这一个“新尝试”却没有赢得公众的好感,《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59.2%的人对此举并不赞同。与此同时,该调查还表明,面对高考制度公众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人们对目前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一考定终身”的高考表达不满和指责;而另一方面,公众又对提高高校自主权改革有一种天然的不信任。

  没人能否认,无论是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还是从教育办学的自身规律来看,落实包括自主招生在内的高校教育自主权,都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可是,面对这样的趋势,人们何以如此不信任呢?其中折射出自主招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哪些问题?

  我想,首先这种不信任是对上述“自主招生新尝试”具体方案设计的不信任。虽然复旦此次的自主招生方案“自主”性十足,从面试资格确定,到最终录取与否,均由学校自己说了算,但该方案的激进、简陋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完全抛弃了高考分数,简单的15分钟面试就决定一切。由此,人们产生诸如“‘一考定终身’变成‘15分钟定终身’”这样的担忧和抱怨,进而“不信任”,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实,即使是在讲究综合素质的美国,大学录取也不存在这种“唯面试”而取、“15分钟定终身”的考核方式。美国大学同样也看学生分数,只不过人家不仅看高考分数(SAT或ACT),更看重平时成绩,而分数之外,个人品德、才艺、社会实践能力,同样是考核的重要方面。这表明,真正的自主招生并不就是简单排斥高考、不管分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招生,更不是不要严密周到方案设计的粗率招生,而是一个需要学校投入更大精力、通过精致的制度安排实现对学生全面考察的招生过程。

  更重要的是,上述不信任暴露的也是公众对目前高校管理体制本身的不信任,这正如调查显示的,24.8%的人认为“教育体制不彻底改革,在某一环节上的新尝试是无效的”。很明显,一个完整系统的教育自主权,招生自主只是其中一个虽关键但其实很小的部分,离开其他部分的配套自主—————如课程、人事、经费等方面的自主,招生自主是难以真正到位、也行之不远的,所谓“徒善不可以为政”。而时下我们的大学管理体制,显然离这样的全面教育自主权落实还有很远的距离,太多本应学校自主的事情,仍然还要仰仗、依附行政力量来进行。这种体制背景下,招生自主纵然在形式上实现了,又拿什么保证其不会在现实中被扭曲的可信性—————比如,面对行政干预、长官说情,高校如何抗拒?

  (金陵/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