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过8个村 民声民情激励我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12:01 海峡网-厦门日报

  以农民的名义 做农民的朋友

  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党报记者驻村活动特别报道

  

走过8个村民声民情激励我们

  

  开朗活泼的海沧温厝村娃子拥在本报新闻大篷车前抢着上镜头。

  第1站

  

  翔安区马巷镇西坂村西亭自然村

  3月2日—4日

  ●本报驻村记者 樊亮轩:

  最感动的人:驻村工作队林星火

  最难忘的事:村里停电,深夜到翔安区委报道组发稿

  最回味的饭菜:凌晨1点夜宵,到马巷大榕树旁一家小店喝地瓜稀饭

  最想帮的问题:让更多农民朋友订阅党报

  最记取的话:多写写农民兄弟走在希望田野上的需求渴望

  最想说的话:岛外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心路历程]

  “草根记者”的新收获

  自打大学毕业进入厦门日报社当记者以来,我一直跑“三农”、跑岛外,驻村采访于我而言那是家常便饭,因而同事开玩笑说我成了“草根记者”。但每次下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这一次驻村虽然时间短暂,但受益匪浅。

  驻村采访结束了,但我们关注“三农”才刚刚开始。农民兄弟愿看的,想看的,看得懂的,用得上的,就是我们要始终关注的……

  

走过8个村民声民情激励我们

  驻村记者樊亮轩向村干部了解情况。

  ●本报驻村记者 蓝碧霞:

  最感动的人:80岁的洪围回娘家,到“金包银”工地走走看看,还特别去看望了住在祖厝里、生活困难的洪国平一家。

  最难忘的事:爬到村民家的屋顶拍照,上去时一路畅通无阻,下楼时才被拦住问“干什么”,然后就被请去喝茶。

  最回味的饭菜:以前用来喂猪的猪仔菜,现在竟成了农家餐桌上的美味。

  最想帮的问题:希望残疾又贫困的洪国平和他的儿女,能尽快搬离已经是危房的百年祖厝。

  最记取的话:87岁的洪君财说:“什么时候我们的生活也像城市一样多好啊!希望我能活着看到。”

  最想说的话:作为一名记者,只有听听百姓怎么说,你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心路历程]

  我们并不是去度假

  刚听说要去驻村,感觉好像要去野营,我整个晚上都在想,还有什么没准备的。领导来送行的时候,说了很多勉励的话,终于感觉到压力:我们不是去度假,而是去听民声、写民情。

  驻村三天两夜,心情起起落落:看到产业区的厂房和村里的“别墅”,让人兴奋;村民们热情的接待和朴实的语言让我一次次感动;而一些村民“脱产”后无所适从的生活状态,让我同情又担忧……

  驻村回来后我不停地想,一个人的力量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真实的报道,引起更多人对“三农”的关注,用传媒的力量,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2站

  同安区洪塘镇塘边村

  3月3日—5日

  ●本报驻村记者 杨继祥:

  最感动的人:塘边村支书纪金田,年近6旬,胸中装着百姓。

  最难忘的事:年迈的阿嬷坐在自家门前,穿针引线在绣花。

  最回味的饭菜:村民纪庆祝,虽为男儿身,端的烧得一手好饭菜。驻村因落脚在村部,而村部底层是他的住所,记者得以大快朵颐。

  最想帮的问题:洪塘石材工业区十字路口的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工业区内的村民,交通事故已发生了好几起。

  最记取的话:“一个好的入驻企业,不应该与村民争利。”

  最想说的话:“自助者天助”,塘边村经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主要是该村村民能够把握机遇,奋发进取。

  [心路历程]

  不再将农村与贫穷划等号

  说实话,没到塘边村前,我对之缺乏一定的自信。由于出身农村,看多了那种落后的面貌,我总把农村与贫困、落后划上等号。

  车子刚进塘边村,仅仅是一条入村道路,便让我大跌眼镜:这么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在城市里也算很不错了;然后是村民的居住条件,家家户户几乎都建了小洋楼,独门独户,好不舒适;再看看村民的精神面貌,我更是大出意外,物质富裕了,村民仍富而思进、积极进取。

  ●本报驻村记者 曾嫣艳:

  最感动的人:村干部的热情最让人感动。

  最难忘的事:为了能及时发稿,我们借着手机微弱的光线,在修建中的村路上摸索着,到农民家找“宽带”。

  最回味的饭菜:村民纪庆祝的家就在村部的后院里,在他家中吃的每一顿饭,都是最为回味的。

  最想帮的问题:农民要致富,采石、打石、运石等靠石为生并不是长久之计,科技下乡才能彻底解放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

  最记取的话:“人应该要知足。党对我好,我就应该尽力回报社会。”这是年近80岁的老生产队长纪亚名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最想说的话:三天,时间太短暂了,我一直被村民的淳朴、善良、热情感动着。谢谢您!可爱的村民。

  [心路历程]

  感悟感动同时朝我袭来

  虽然只有三天,但走过的、看到的、听到的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感悟、感动同时朝我袭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意识发生了转变,思想解放了,也让我们放了心。

  

走过8个村民声民情激励我们

  驻村记者曾嫣艳听村里的阿婆“讲古”。

  第3站

  

  集美区侨英街道凤林美社区

  3月4日—6日

  ●本报驻村记者 殷磊:

  最感动的人:王水栋是原集美水厂的退休工人,虽然家中没地,但老王却非常热心地为乡亲们奔走,希望帮他们解决失地后的出路问题。

  最难忘的事:凤林的农民体育健身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最回味的饭菜:凤林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经营的“味友”鸭肉线面果然名不虚传。

  最想帮的问题:由于周边没有项目带动,缺少人气,凤林的房子租不出去,第三产业发展不起来,农民缺少固定收入来源。

  最记取的话:“味友”老总王瑞祥说:“认真做是第一,缺了这条,什么都干不好”。

  最想说的话:两夜三天太短了,真想和这些朴实热情的农民朋友在一起多待几天。

  [心路历程]

  真切体会农民的朴实与可爱

  刚到凤林采访时,和农民交谈中,最先感受到是农民渴望发展,渴望致富的迫切愿望。

  随着和农民接触的深入,记者发现,他们都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失去土地之后并没有失掉中国农民特有的韧性。两夜三天过去后,记者最初的同情之心渐渐变成了由衷的敬佩。经过这次驻村,记者真切体会到了农民的朴实与可爱。

  

走过8个村民声民情激励我们

  驻村记者殷磊、吴晓菁采访凤林的长者。

  ●本报驻村记者 吴晓菁:

  最感动的人:年逾古稀的凤林美社区老体协主席王美朝数十年如一日,义务奋战在工地第一线。

  最难忘的事:王水栋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凤林美人,虽然户口在岛内,可为了社区的大小事情他不辞辛苦。

  最回味的饭菜:“味友”的鸭肉面线。

  最想帮的问题:订单不足、信息量少是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一大心病。

  最记取的话:可不可以通过项目运作让被征地村民得到实惠。

  最想说的话:只有真正入村、入心,才能写出农村的新建设、新发展、新变化。

  [心路历程]

  党报记者必须经常深入一线

  3天的驻村时间一眨眼就结束了,离开的时候,心里有一丝沉重。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失地后的村庄,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党报记者必须经常深入一线,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排解他们的困难,才能真正写出农民朋友们爱看的报道。(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