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饶芃子说潮汕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15:12 大华网-特区青年报

  饶芃子,出生于钟灵毓秀的古城潮州一个书香世家。“我走上文学的道路,跟我的家乡有着很大的关系。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家乡文化中浓郁的艺术氛围都使我一直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艺术保持着一颗敏感的心。”年逾古稀的她回忆起在家乡生活的点点滴滴,眉飞色舞、神采飞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的潮州大屋,与兄弟姐妹们一起背诵诗词、一起看潮剧、一起做潮州点心,无忧无虑;回到少年时代的潮安一中,与同学们一起在林阴下读书,一起探讨文学,共同进步。关于教育饶芃子说,潮汕是个地少人多的地方,那里的人都很

重视教育,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出头”。就算是经济很困难的家庭,父母都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去读书。将饶芃子带进文学殿堂的是她的外祖父戴仙俦先生。饶芃子的父母亲都是有相当文学修养的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离家抗日,母亲也投身于救亡工作。因此她是跟着外祖父母长大的。外祖父是晚清秀才,能诗,能词,擅长书法,有很深的古文学根底,对新文学也十分支持。外祖父虽然是个晚清秀才,但思想非常开明,在当时那种重男轻女的风气下,他坚持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一起上学读书。“我的母亲和姨妈都是恢复招收女生后的金山中学的第一届女学生。”在外祖父和父母的熏陶下,饶芃子从小就热爱文学,熟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长恨歌》等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此外,她也喜爱新文学,中学时迷上了巴金、朱自清及屠格涅夫、雨果、狄更斯和托尔斯泰等中外名家的作品。1953年,高中毕业的饶芃子报考了中山大学中文系。1957年,作为学校中文系毕业班的两名全优生之一,饶芃子成为中大毕业留校的最年轻的助教,并且跟从著名的戏曲大师王季思。1958年,她调职暨南大学,师从萧殷,研究文艺理论。多年来对中西比较文学、比较戏剧及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成果丰富。目前是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关于潮汕女人用广州俗语来说,饶芃子绝对是个“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好妻子。在事业上,她是一个强者,享誉海内外;在家里,她是个贤惠的“姿娘“ 注:潮州话对女人的指称 ,相夫教子,家务活样样精通。饶芃子说:“我在骨子里是个典型的潮汕女人,我的丈夫也是潮汕人。我很重视家庭,很尊重我的丈夫,我十分依恋家,每次出差都很想早点回家。潮汕男人都是自尊心很强的,而潮汕女人则无论文化水平高不高,都非常温婉、文静,我觉得这样挺好。”读小学的时候,学校的手工课就是教女学生学刺绣,家里外祖母也会手把手地教饶芃子绣花。每年的“七巧节”,饶芃子都要和小姐妹们绣出一样东西来拜祭”七姐”。当时她们通常绣的都是小手绢、香包。饶芃子在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后充分显示了潮汕女人的心灵手巧。两个女儿陆续出世,当时家里生活很艰难,节俭的她将丈夫穿旧的蓝色衣服改为给女儿穿的小裙子,但女孩子穿得一身蓝乎乎的不好看,于是她便在裙子的领子、腰部等地方绣上几朵小花,即刻就变得活泼可爱了。“来了广州这么多年,我们的饮食也粤化了,比如现在家里每周都要煲几次老火汤,但我们一家人最爱吃的还是潮菜。”饶芃子说,尽管工作繁忙,她还是经常亲自下厨给丈夫和女儿做饭。后来家里请了保姆,饶芃子非常自豪地说:“每一任保姆的做饭本领,都是我手把手亲自教出来的。”虽然离开了家乡很多年,但她做的潮州小吃还是很正宗,如潮州粉、萝卜糕、“落汤糍”、花生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