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邵宣传部长申桂荣:武装“三新”农民 推进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6日15:33 红网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作为新邵县这样的农村经济落后、农业产业进程缓慢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抢抓机遇,紧跟形势,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我以为,武装好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新、精神面貌新的“三新”农民至关重要。

  一、树立三种意识,在思想观念上求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转变,但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仍然存在着因循守旧、眼界不宽、急功近利、小富即安等思想意识。这种传统的思想定势常常使他们难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有的农民外出打工忍受不了新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有的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总觉得传统的生产模式稳当,有的农民到市场经商害怕风险太大,凡此等等,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观念新,则事业新,要建设好新农村,必须彻底改变农民这些旧的传统观念,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三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从目前我国农村不同地方所表现的差异来看,经济越发达的农村,农民市场意识越浓厚;越是落后的农村,农民市场意识越淡薄。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农村,农民市场意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从发展农村经济来看,要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局面,首先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还是销售者,都必须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但我国农民,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民,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意识极其缺乏,没有预测市场态势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能把握市场经济的规律,存在盲目从众心理,总是滞后于市场的发展要求。所以,一定要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同时从制度上为农民进入市场提供恰如其分的保护, 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现代市场意识。

  二是要树立发展意识。近年来,由于农民的发展意识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进程开始加快,农民的致富本领开始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还广泛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发展的思想意识:在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下,农民靠天吃饭、温饱即安、不求富裕的小农意识还相当严重;在建国初期,受集体经济的影响,“大锅饭”等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在信息封闭、文化程度低的落后农村,抵抗市场经济风险能力极差,“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弱势心理等等。这些思想意识的存在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发展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因此,各级政府要通过市场培育、科技教育、信息引导、典型示范、大户带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民抛弃保守性、依赖性等思想,树立新的发展意识,使一批思想活跃、善于创新、勇于拼搏的农民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 “网络农民”、“农民经纪人”、“农业工人”等。

  三是要树立法制意识。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但由于农民法制观念淡薄,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维护农民权益仍然任重道远。外出务工农民的工资难以保障;农村中践踏法制、侵犯农民权益的地痞、地霸难以遏制;农业生产中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伪劣商品难以铲除;农业产业化中的经济合同纠纷难以解决等问题,常常使公平竞争难以形成,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所以,一定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护法,使其树立法制意识,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丰富三类知识,在文化素质上求新。

  据统计,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同时,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进程。那么,不断丰富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致富本领,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民村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丰富农业科技知识。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新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农业的发展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而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要求农民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民素质低,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农产品科技含量难以提高,不能使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么,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循环农业,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丰富农民农业科技知识。

  二是要丰富经营管理知识。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是目前农业生产效益相当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在新邵县大部分农村,还停留在牛犁人种、稻谷加红薯等最原始最初级的生产模式,和集约化、节约化等现代生产相去甚远。建设新农村,必须丰富农民经营管理现代农业知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资金、信息、技术、人力等各方面的资源,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立药材、精品水果等各种各样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优化种植业、扩大养殖业、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益。

  三是要丰富职业技能知识。作为新邵县这样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务工收入是经济的主要来源。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知识,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和城市有序、快速转移,仍然是一个有效途径。我们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定单、定点和定向培训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青年进行家电维修 、电脑操作 、缝纫工艺 、食品加工 、建筑装修 、物业管理等二、三产业和城镇不同岗位需求的从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岗位技能水平,促进农村青年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三、革除三个陋习,在精神面貌上求新。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的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观,开始革除不良陋习,扫除封建迷信思想,逐渐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深入学习党的政策,不断寻找致富信息。但是,要形成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的良好精神面貌,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彻底革除在广大农民中存在的三种不良陋习。

  一是要革除生活方面的陋习。在长期的小农生产方式中,农民的生活陋习严重,具体表现在人畜共居、环境脏乱差等方面,这样使农民的身体素质受到了很大影响。即使一些富起来的农民,由于长期以来的生活陋习,导致他没有意识到如何过上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安静的、清洁的生活。因此必须倡导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整治好村庄面貌,切实解决村镇建设零乱无序和脏、乱、差现象,建设农村康居新村。

  二是要革除文化方面的陋习。事实表明,越是落后的地区,农民素质越低,素质越低,农民就越难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产生不健康的文化习惯,一些农民白天下地头,晚上睡枕头,不学无术;一些农民打麻将、玩扑克,无所事事。这些陋习不利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通过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扶持发展各种文化团体,充实、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引导农民崇尚科学,享受新的文化生活。

  三是革除封建思想方面的陋习。在落后的农村,农民在封建思想方面的陋习将长期存在,部分农民的生育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难以根治;部分农民把建设小康生活寄希望于烧香拜佛,整天沉醉于迷信活动;部分农民小富之后,大摆阔气,一心想光宗耀祖等。诸如此类的封建陋习,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农民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必须通过宣传科学发展观,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帮助农民破除封建陋习,正确引导农民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着力刹住迷信风、浪费风,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

稿源:红网 作者:黄多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