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公办转制学校明年“消失”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2:02 东方早报 |
早报记者 俞立严责任编辑 周浩 昨日,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从静安区教育局有关人士处获悉,该区已决定在今年秋季开学实施重要改革举措,将两所公办转制学校率先转为公办,而到2007年,区内所有的公办转制学校都将基本完成转型。与此同时,上海其他区的教育局有关人士也表示,辖区内公办转制学校的转型工作也正在抓紧进行之中,尽早让更多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最大变化:学生将免收学杂费 据悉,此番转型的两所学校是上海七一中学和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新的改革,最大变化就是免收学杂费。”昨日,静教院附校的校长张人利表示,公办转制学校退出历史舞台,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每一位家长,因为,今后普通上海市民将子女送入原公办转制学校就读,将享受到上海市对公办学校的统一免收学杂费的规定,同时转制学校的经费则将由政府负责保证。 根本目的:让更多优质资源共享 而事实上,目前的沪上公办转制的中小学大都是公认为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均非常不错的学校,此番确定改革的静教院附校就名列区内学校中考成绩的第一,而七一中学连续几年的升学率也都在全区名列前茅,市民报名十分踊跃,不过,由于转制学校学费较高,的确有一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境贫困的学生放弃了就读。 对此,静安区教育局局长徐承博认为,让更多的优质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孩子读好书,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两所转制学校转回公办的最根本理由。 家长担心:转型后教学质量难保证 “是好事,但我比较担心学校的师资等教育质量能不能保证。”昨日,一名孩子正在转制学校就读的家长坦陈自己的顾虑。对此,张人利表示,家长们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因为包括转制学校在改革后现有教师的待遇不仅不变甚至还会有提高。 据悉,2006年静安区将专门增加补充教育经费专项资金,用于支出转制学校公办后的各项费用。在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同时,区教育局承诺:坚持不断提高学校品牌价值和教育教学质量,激发校长办学活力,坚持发扬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后在教育局对学校原有管理体制、师资队伍、课程开发、科研等予以支持的同时,校长仍将继续享有高度的办学自主权。 新闻附件:“公办转制”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沪上部分公办学校“变身”为公办转制学校,从此上海的中小学分为公办、公办转制和民办三种。虽然其“公有”身份不变,但转制学校在招生、收费、教师聘用和分配制度等方面,采用民办机制进行运作。 以此次转型的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为例,此前其小学阶段一学年费用要达到3000元,而初中阶段的一学年的费用则要达到4000元,这样的收费水平大大超出了公办学校的标准。而与“公办民助”相伴随的是在2006年之前,市民们可以对转制学校跨区域进行择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