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繁体教辅,不仅仅是蛇身之下四只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2:04 时代商报

  

繁体教辅,不仅仅是蛇身之下四只脚

  【图说】

  在重庆渝北龙溪小学,该校六年级278名学生人手一本《一课一练》语文教辅书,书中繁体字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家长纷纷质疑误人子弟。

  一位家长激动地对记者说:“一篇阅读理解文章,我粗略统计繁体字占了40%,莫说孩子认不到,有些字我看到都脑壳痛!”这位家长很生气:“我们向学校反映,要求换成简体版,老师竟说认不到的字可以问老师。繁体字已停止使用50多年了,教孩子认繁体字不是误人子弟吗?”

  【说图】

  在中国大陆,简化字推行已逾半个多世纪了,偶见的繁体字书写多见旧版书的一些读物上。在山城重庆的这所小学,逆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动,这不“误人子弟”吗?

  表面看,繁体字比简体字多那么几画,好像没什么大问题,说“误人子弟”是不是有点狠了点?其实问题不是多了几画那么简单,不只是在蛇的身子下面添几只脚的问题,而是非法出版物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兴风作浪的利益问题。

  图书行业的人员都知道,如果谁有资格做“教辅书”,那就算是掉进了金窟窿,一本万利不说,还不愁销售。尽管学校不再明晃晃地命令学生读某类教辅书,而是以推荐的名义暧昧地告诉学生,某某出版社的某某教辅书用了就是好等等。重庆的这所小学就是个例子,人手一本,没有比这更齐刷的了。

  出版社为什么要印刷繁体的教辅书我没弄明白,但我知道连法规之外的书人家都能推销得动,一定非常不简单。长期的应试教育,让教辅书市场畸形繁荣,一条庞大坚实的利益链把学校和出版单位捆在一起,而被对付的要多掏钱的永远是家长和孩子。教辅用书之所以多错漏甚至违法,缘于其背后存在的利益诱惑和管理失范。据权威部门调查,从终端销售的情况来比较,中小学教辅读物的出版总量占据了国内出版业80%的市场份额,而其销售利润是全行业平均利润的520%。在利益的驱动下,各类出版机构不管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审核能力,纷纷投身教辅书市场。而监管上的疏漏,更是一个重要原因,过低的准入门槛,自然难以保证出版人员的素质。龙溪小学毕业班学生会“自愿”购买在他们看来像“天书”的繁体字教辅书,根子就在那根链条上。

  教辅书有无存在的必要?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事情。我们目前的教材是不是还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是不是不能足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的?是不是非要用教辅书来进行补充呢?如果是,这就说明正规教材存在着相当大的缺陷和不足,需要改进。如果不是,那么教辅书的泛滥就很值得怀疑了。

  教辅书的繁体一例惹得家长的愤怒不奇怪。私下想,这火是借着繁体字发的,根源还在于泛滥的教辅书。毕竟,几个繁体字还不至于把家长惹成那样。教辅的蛇之脚早就应该斩断了。

  ◎海浪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