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众的批评也是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3:13 新晚报

  毕铸成

  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当有记者问温家宝总理主政以来最感动的是什么时,温总理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对政府的支持。这种支持来自鼓励,也来自批评,而且总是那么热情、一贯。”

  如何看待来自民众的批评,历来是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闻过则喜”是孟子留下的古训;“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则为孔圣人指出的“闻过”之后的动作选择。但遗憾的是,历代封建王朝都是将神权与王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民众对于政府的批评被认为“违背天理”。如此“防民”思维的流毒,使得人民当家作主后的人民政权里的好多官员仍然常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一些官员总以为官职就是权威,批评会削弱权威。当一些官员认为说好话、歌功颂德才是“支持政府工作”,说坏话、挑毛病就是“给政府添乱、找茬儿”的时候,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就会陷入僵局,形成互不信任的对立局面。

  我们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展经济,让13亿人口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就不仅需要有信心、有决心,还需要少走弯路。而不走弯路的最大捷径就是保持清醒头脑,吸收民众的智慧,调动13亿人的聪明才智,力保道路的“最优化”。在现代社会,政府需要创造一个政治过程,使多元分散的社会利益仍能凝聚为民族整体的意志,当前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能是靠不断扩大的大众民主。

  当前大家很关注官员腐败的问题。笔者以为,官员腐败固然危及政治的稳定,但比腐败更可怕的是官员对民众的冷漠,是让民众没有认同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一个千百万人协同运作的政府,有些问题更是在所难免。我们的人民政府所应做的是,对于来自人民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一定意义上讲,正确对待各种渠道反映出来的批评意见,才能让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走对路、不走弯路、少走弯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执政成本。这样就会使批评不是政府的障碍,而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生产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