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风吹绿了新国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4:3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记者 钟文) “东调给了我们第二次创业的机遇!”在国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企业负责人用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国光,在新世纪之初的2001年正式启动东调工作——“我们称之为抓东调、促调整,全面推进资本优化!”

  作为第二批东调搬迁企业,国光于2001年启动东调项目,2003年开始滚动搬迁,2005年9月大规模调整搬迁基本完成,2006年2月,随着最后一个民品生产单位入驻国光龙泉产业园,宣告了东调搬迁工作的顺利结束。

  据了解,原国光电子管厂始建于1956年,在经过了半个世纪历程后,原有的厂房已经破旧不堪,地下管网设施也严重老化,由此带来的跑、冒、滴、漏等能源浪费使人痛心。

  “是政府的东调政策给我们送来了春风。”一位国光老职工不无感慨地说。的确,成都市东郊工业结构调整的春风给国光这个老厂带来了春的气息。土地存量的盘活,给企业带来了技术改造所急需的资金,使资本结构得以优化,使企业彻底解决了几十年来依靠借贷发展的尴尬局面,为企业的二次创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腾笼换鸟”,可谓改善了生产手段和环境,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形象。

  东调使国光走上了资源节约型发展的道路:经过技改、管网更新改造以及所有设备用水采用循环水等措施后,旧貌换新颜,仅去年一年,就节约用水25万吨、蒸气8000吨、电120万度、氧气1500瓶。

  东调为企业奠定了做精做强的平台:在占地200亩、绿树成荫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光龙泉产业园内,已经建成西部地区最大的特种漆包线生产基地;而低、高压真空接触器系列产品已成功出口美国、德国等地;排气小车及备件出口印度,民航标准箱及进餐推车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航空杂物柜成为国内最大的供应商……

  从东调项目启动至今,国光生产经营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利税连年增长,产值、收入均增长50%以上,利润翻了一番,公司总体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去年经济效益创建厂以来的历史新高。

  采访后记

  巧用市场之手

  五个企业一一采访下来,对于政府如何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记者感受颇深。无疑,东调就是“巧用市场之手”的最好例证。

  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今年是我市加快产业发展年。在执行全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的前提下,工业进入园区发展,具有相互产业关联的企业共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东调搬迁后的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以先进的经济思想和经营理念为先导,叩开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之门,吸纳大量的民间资金,妥善地解决了搬迁企业职工安置分流问题,搬迁后的企业大力地推进了当地城乡一体化进程——成都东郊突出重围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实现新跨越征程中最强大的动力引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