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图书,应向农村倾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5:27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笔者自小生活在农村,假期中经常深入农户家中,与农民拉拉家常,因此,对于农村一些现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体到文化消费领域,我感觉图书在农村实属稀缺。相当多的农户,其家中除了孩子上学的课本、教辅读物之外,几乎再无其他的图书,有些乡村文化阅读近于空白。

  由于长期远离读书,一些农民朋友的阅读意识已近消逝,对于文字的理解、运用能

力也呈每况愈下之势,有些人即便拥有高中、初中学历,可往往连一张便条也难通畅无误地写下来。而与此同时,许多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要么困守于电视机前,要么借聚堆聊天打发时光。尤其到了冬季农闲时节,打麻将赌博、酗酒等,常常成为不少村民消闲娱乐的“必修科目”,于一定程度上诱发诸如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影响社会安定的行为。是农民真的不愿意读书吗?据笔者了解,事实并非如此。特别是那些青年农民,很愿意利用闲暇时间多读一些文学、科普作品,借以增长知识,掌握一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了解一些致富门径。

  图书成为农村稀缺文化资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硬件设施建设上来说,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状况欠佳,村务开支捉襟见肘,致使农村文化设施很不完善,不少数村镇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阅览室,有的村镇即便有专门的文化阅读场所,也因资金、管理等方面原因,徒具其名。从文化消费意识上来说,许多农民自己主动买书读的习惯还未养成,有的农民即便偶尔为之,但长期受周围人不读书的大环境影响,亦逐渐远离书香。从图书发行销售上来说,如今的图书定价总体偏高,而农户收入水平还十分有限,农户收入与图书价格的不对称,是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还有,图书营销渠道在农村的不畅(一些村镇缺少书店),也阻碍了农民与书籍的亲近。从宣传引导上来说,文化宣传部门着力营造书香社会的种种举措,到了农村往往已成“强弩之末”,从而使农村百姓身陷“两耳难闻读书声”境地。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从中受到启发,以己之力为农村文化建设添砖加瓦,也希望农民朋友想方设法走近文字,让农村不再成为文化阅读的荒芜之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