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开封老人呼吁保护坐花轿结婚仪式 可申请文化遗产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5:43 东方今报 |
今报开封讯 现在的结婚仪式是穿西装和婚纱到饭店拜堂,这样“洋不洋”“中不中”很别扭。开封市81岁的杨承毅老人认为现在的结婚仪式已经西洋化了,呼吁有关部门,申报坐花轿结婚仪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有关部门回复中肯定了他的建议。 昨天,记者在开封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科见到了杨承毅老人五六千字的手稿,稿中详细描述了开封市传统结婚仪式的流程——订婚、过嫁妆、坐轿迎亲、闹洞房、新娘回门。 杨承毅老人说,过去,只有当官的才能坐轿,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所以结婚时坐花轿,这代表的是喜庆和对婚姻的重视。老人回忆,他年轻时多次为结婚的朋友当男傧相,每次都是“坐花轿”,花轿上下荡悠,新郎新娘、男女傧相穿戴一新,喜气洋洋,十分热闹。让杨承毅老人感到遗憾的是,1953年他结婚的时候,已经不兴坐花轿了。 杨承毅老人说,现在年轻人结婚的形式中不中、洋不洋,穿西装、披白纱、坐汽车,这是从国外学来的,但外国人结婚必须到教堂向上帝祈祷,而中国人则跑到饭店里“拜堂”。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坐花轿”有着丰富的文化、民俗内涵,应该把它保护下来、传承下去。 据杨承毅老人介绍,今年2月23日,他向文化部寄出了自己的文章,3月3日上午,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的有关人士便给他回电,对他的建议进行了肯定,希望他向上级文化部门逐级申报坐花轿结婚仪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开封市文化局近日专门为老人的建议开了座谈会。开封市文化局社会文化科的李亮介绍,他们正在搜集有关坐花轿结婚仪式的资料,只有认定坐花轿起源于开封,开封市文化局才可以正式着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李亮认为,已经申报成功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公认的开封土生土长的艺术,但坐花轿就很难说了,所以申报工作有一定难度,但杨承毅老人提出了一个很有社会意义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