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06:46 大江网-江西日报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张小平(中)正在大棚中指导村民选育优质辣椒秧苗(本报记者胡光华摄)

  阳春时节,“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高安市上湖乡南坪村的田野十分热闹:一片片白色的大棚里,嫩绿的辣椒苗在阳光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菜农们忙碌地装运蔬菜,一车车地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数十种蔬菜“烙”上了“上湖牌”的印记,运往全国10多个省市,远销美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如今的南坪村近90%的田种蔬菜,年复种达到30

00亩,仅此一项人均收入2700多元。

  然而,以前的南坪村可不是这个样子。“菜园子”成为“聚宝盆”,南坪村的乡亲们感谢他们的领头人——村党总支书记张小平。

  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张小平原本自己办了一家水泥预制板厂,有着不错的收入。1997年,当组织上提出要他担任村总支书记时,他犹豫了,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老书记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平啊,你办厂子挣了几个钱,小日子过得不错。但你要晓得,这也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南坪人不呆不懒,你就不可以带着大伙一起致富?”

  老书记的一番话深深触动了张小平。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南坪村离城区只有6公里,张小平上任后,就盘算着让村民种菜致富。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新的问题出现了:蔬菜卖不出去。看着路边成堆的烂菜,听着村民难听的怨言,张小平就像坐在火山口,异常难受。

  是啊,猪多肉贱、粮多价低,自古就是这样。老百姓怪他,也怪得有理。一连好多天,张小平的心都放在了那些卖不出去的蔬菜上。后来经过村干部集体研究,决定办蔬菜加工厂,以解决村民蔬菜滞销的问题。但是,办厂钱从哪来?技术哪儿来?面对一个个困难,张小平咬紧牙,当着大伙的面表态:厂子一定要办!缺技术,可以从外地请人;缺钱,我去想办法,挣了归集体,亏了算在我张小平头上!

  张小平掏出家里仅有的6万多元钱,建起了简易厂房。可是,启动资金怎么办?张小平“厚着脸皮”到处借。厂子开工了,生产好的辣椒酱、萝卜干出了厂房。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产品因为“口感不好、色泽差、包装没有档次”被客户无情地退了回来。短短四个月,加工厂亏损了10多万元,看着心血白白浪费,张小平心痛得好几次流泪。

  苦心寻找致富的答案

  张小平决定另辟蹊径。他来到山东寿光的一个蔬菜种植专业村考察,发现蔬菜要在市场占一席之地,不但要提高蔬菜品质,还要错开上市时间。

  回到南坪,张小平开始动员大伙栽种反季节大棚蔬菜,可这次大家却不买账了。张小平打定主意,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搞起了大棚蔬菜。没想到示范种植获得成功,辣椒一上市每公斤卖到5.6元,看到实惠后,村民很快一个个跟了上来。为搞活流通,1999年3月村里组建了南坪蔬菜产业流通服务公司,张小平组织村里头脑灵活、市场意识较强的村民到全国各地大中城市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联络。

  效果很快显现。南坪慢慢变成一个规模不小的蔬菜基地,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要求加入产业服务公司,越来越多的辣椒、菜头、萝卜、大蒜、包菜等从这里装车出发,运往外地。

  张小平不仅带头种菜,还带头组织蔬菜外销。1999年端午节前的一天,湖南长沙有位客商打电话要产业服务公司送一车红辣椒到长沙马王堆市场。接到电话后,张小平迅速组织货源,连夜装车发送。快到长沙时,货车突然爆胎,连车带人一下子掉进路边的深沟,张小平和司机被卡在驾驶室。当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为了保证按时送货,张小平和司机顾不上伤痛,艰难地从破碎的玻璃窗中爬出来。在夜幕中等了一个多小时后,他拦下了一部顺路车,花高价将辣椒及时送到了指定地点。这一次,张小平亏损了4000多元,但他的诚信、负责,赢得了客商一份长期供货合同。

  品种的丰富,品质的提高,加上诚信经营,南坪蔬菜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国内一些市场,南坪村的蔬菜成为批发商的抢手货,现在,南坪村蔬菜的销售网点遍布北京、上海、长沙、深圳、福州、南昌等10多个大中城市。

  2001年初,村里又与青岛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每年100万公斤红辣椒的销售合同,南坪蔬菜卖到了国外。

  建设“江西蔬菜第一村”

  张小平有个梦想,要把南坪村做成“江西蔬菜第一村”。

  他明白,蔬菜产业做到现在,与党员干部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分不开。而南坪村的蔬菜产业要做得更好,更需要依靠整个班子的智慧,依靠党员干部的力量。

  2002年,南坪村在流通公司中成立了党支部,形成了“公司+经纪人”、“支部+党员”、“党员+农户”相结合的体系。党员年销蔬菜都在30万元以上,带动了其他农民经纪人将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往外地。党员们还主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发展蔬菜种植。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村党员干部更是把蔬菜当成富民产业做细做实。张小平主动与车田村民小组的郑德安结成对子,开展帮扶。在他的帮助下,郑德安9亩责任田全种上了大棚蔬菜,还承租了别人的3亩地,种菜年收入近4万元。

  正是在张小平的带领下,南坪村的蔬菜产业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现在蔬菜品种有20多个,南坪村成为了江西省第一批无公害蔬菜基地。

  为了心中的目标,张小平还在前行,南坪村还在变化着。

  2003年,村里投资60多万元修了一条2公里的水泥公路,大伙可以开着汽车进菜园了。

  2004年3月,台湾来了一个客商,投资600多万元在村里建了一个蔬菜加工厂。

  2005年,南坪村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上湖牌”蔬菜商标,共有4个品种。同样在这一年,南坪村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称号。南坪也成为宜春市的“百强示范点”。

  走过风风雨雨,张小平依然冲劲十足。他说,今后还要发展蔬菜的精加工,让乡亲们种出的菜“含金量”更高一些。广东、四川、安徽等地的客商他接触了不少,他有信心让这个心愿变成现实。

  张小平常笑称自己是一个“芝麻官”。但他一句普通的话,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他说:“我是一名农村共产党员,我应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本报记者钟瑜胡光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