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左右互搏神功之“3•15”升级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11:15 信息时报

  时报新闻眼 李斌

  一年一度的“3.15”晚会今年出现了极其搞笑讽刺和匪夷所思的一幕:“欧典被曝光其德国总部根本不存在,天价地板竟是欺诈消费者”(《新京报》3月16日)。随便在网上搜索“欧典地板”,全是溢美之词,“连续6年获得3.15标志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欧典地板连续4年零投诉率”、“欧典地板用诚信和睿智书写辉煌”……好大一粒棉花糖的诞生

,给它催产的大抵可以分为几类:

  就像若干年前同样被曝光搞欺诈的“香武仕”音响,在其被曝光之前,几乎没有人怀疑过“香武仕”是国际名牌,许多消费者都把拥有“香武仕”音响作为一种荣耀。据说欧典地板价格为2008元/平方米,比某些地区的房价都要高,对于此等“成功人士”才有福享用的奢侈品,笔者向来是以45度角纯洁地仰视,敬而远之。

  如果说消费者是出于所谓“崇洋媚外”或者“买贵不买对”的心理才购买“德国欧典”的话,我们的央视可能是第一位牵线搭桥人,五年前它早已是“中国名牌”了,“健康的船甲板”尽人皆知。给欧典做广告的是央视,给欧典曝光的还是央视。播完了虚假广告,浪子回头摇身一变打假先锋,当自己是周伯通练左右互搏神功吗?

  再想想“欧典地板”走上神坛,我们亲爱的工商部门以及消费者协会逃得了干系吗?从报道上来看,他们也一直被蒙在鼓里,这可能吗?那么多认证、评奖,最终自个打自个嘴巴,说明了监管部门的立场在哪里。难道眼睛不灵光,把自个都带沟里去了?

  而这个神话链条的突然断裂事前毫无征兆,令人怀疑是否欧典老板有什么高香没烧到、利益瓜分不均才导致这场闹剧的曝光。这不免让孤军奋战的消费者哀叹,我们究竟生活在怎样的消费环境中,问题的关键也许不在于欧典地板自身质量到底如何,而在于“为什么这样一个企业,能够冠冕堂皇地大肆赚取暴利”。从香武仕音响到欧典地板,总有一个商品神话把咱消费者绕进去,人们不禁要怀疑,到底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品质和售后有保证的产品?如果广告不能信,厂家不能信,国家职能部门不能信,还能信谁?

  哀哉吾民,“何不食肉糜?”

  “央行一季度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突破15万亿元,消费意愿跌至新低”(《人民日报》3月16日)。居庙堂之高的调查者们实在是太抬举俺们了,消费?不敢,这个词太高尚,只能说勒紧裤腰带讨生活而已。而所谓“意愿”似乎用“勇气”来表述更合理,15万亿元以人均计也不过1万出头(何况这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平均值),在“三座大山压头上,一不小心把命丧”的当下,怎么敢消费?

  他们所做的表面文章只看到了15万亿元这个巍峨高耸的绝对数字,却不对其构成比例作综合分析。在80%的人只掌握20%财富的贫富悬殊境地下,这15万亿又有多少是普通老百姓的存款呢?经济学家从这15万亿存款求社会购买力不足的解,显然是缘木求鱼。社会保障问题解决不了,居民消费就不会有大的起色,内需拉动也不会有明显作用。

  其实,这个新闻之所以招惹了众多网民的情绪化表达,关键仍在于其隐隐然的指向很让人疑惑不安,搞这个调查只是为了玩一个数字游戏而已?不厌其烦地强调“不消费,经济增长难以为继”,除了引诱大家“该出手时就出手”外,会不会有更让人恐惧的目的?联想到自去年开始的油气水等生活必需品涨价大潮,是不是为出台什么政策来刺激消费作铺垫?老百姓的微薄存款未必足以抵御大灾大难,但至少是个心理安慰,对他们的救命稻草也要打主意,和西晋惠帝司马衷劝诫无粟米充饥的百姓“何不食肉糜?”的荒谬逻辑如出一辙。不过,人家那是无知,如果连这点念想也要断绝,只能说是无耻兼冷血。但愿,这种不祥的预感只是杞人忧天。

  “名校出品,必属精品”?

  “北大博士求职学历要查三代,因本科不是名校被拒”(新华社长春3月15日电)的新闻,让笔者想起了“系出名门”的广告词。博士的名头并非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看似走出了“惟文凭论”的泥潭,实际上一转头却栽进了“名校情结”的误区。文凭的含金量在用人单位的眼中降低,并不意味着其人才观价值观的理性化,相反却上了一个档次到达偏执狂的高度。

  只是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用人单位这种惟“名”是从、以防范“注水”文凭的风险意识也未必管用,防得了文凭“注水”,怎么去防名校“注水”呢?在高校“做大做强”的大潮中,有多少所谓的名校是由二、三、四、五流的大学、大专、中专院校合并而成的?其生源素质教育质量又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吧。因此,可以预期,用人单位的这种价值观还远远不够完善。要想证实“名校出品,必属精品”的可靠性,恐怕还得继续查下去。查一下应聘对象受教育的序列(中学、小学、幼儿园)是否全程重点;如果还不放心,大可让他(她)把家谱带来,查一下祖是否名门望族,先是否王侯将相。全部“系出名门”,属纯种优品、丽质天成、不同凡响……才予以录用。可这不是扯谈吗?!

  黑色幽默成了普遍行规,自然让众多学子不爽。可这又怪得了谁呢?用人单位有自己的考量,在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占据

  相对强势地位的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优中选优呢?想深一层,用人单位也不过是做了相关部门的替罪羊而已。“名校情结”之所以存在,其根本原因正在于相关部门太努力作为,导致公共教育资源的不公正分配,三六九等的人为差距越来越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