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立体求解大学生“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06:49 光明网-光明日报

  

立体求解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压力使准备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资料图片)

  3月16日至18日,三天时间内北京有大小近10场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一些毕业生介绍说,毕业前的几个月是就业的冲刺阶段。高校毕业生俨然成为各个招聘会的主角。

  不久前,媒体报道的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中出现了大中专毕业生身影的消息,让就业难问题再次凸显在世人面前。

  最新数据表明,2006年预计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预计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大学生就业难,与增加教育投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等问题一起,成为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本报记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力图从就业市场、教育机构、大学毕业生三方立体求解大学生“就业难”。

  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为何都“急”

  2006年3月4日下午4时50分,北京某著名大学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已近尾声,但来自吉林的汪丽萍(化名)依旧站在招聘信息栏前,埋头抄录着招聘信息。这位来自吉林大学法学院的06届本科毕业生对记者坦言:“这次招聘单位主要招工程技术类人才,我只是想来‘试试运气’。到北京快半个月了,简历投出去30多份,但只有一家单位通知我面试,心里急啊!”

  与汪丽萍的“急”相比,深圳一工厂的老板更“急”。因为这个老板花了3000万元买来车床,但在人才市场上却招不到会开机床的人,无奈只好高薪从别的工厂“挖”来几名机床工人。有关部门统计,仅广东一省,高级技工缺口就超过一百万。

  而与此相关的消息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由2003年的212万人到2004年的280万人、2005年的338万人再到2006年的413万人。

  有人由此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难“都是高校扩招惹的祸”。“大学生就业难当然与高校扩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扩招并非决定性因素,最根本的原因是当前的大学生培养存在结构性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只占5%,与发达国家15%以上的比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问题。而另一方面,高级技工的缺口在不断加大,一些地方出现“技工荒”,市场上甚至出现几十万年薪“天价”招技工的现象。因此,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培养结构存在头重脚轻的失衡现象,即理论型、学历型人才比例偏多,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比例过小。

  日前,一国际咨询公司发布的调查报告也间接确证了刘晓的这一观点。该公司在其公布的一份名叫《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拥有160万名年轻的专业人才,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占全部大学生的33%。德国只有20%,印度则只有4%。然而,教育体系偏重理论,使适于在跨国公司中工作的中国年轻工程师的数量仅有16万人,这就形成了中国高级人才的供需悖论。”“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应该科学划分教育层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尽量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现象。”刘晓对记者表示。

  就业市场更重毕业生“质量”

  有人曾作这样的比喻:在就业市场上,教育机构是厂家,大学生是产品,产品销售情况关键在质量,而并不在于厂家的生产规模。

  破解就业难的根本途径,主要在于教育机构怎样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的特色和优势不明显,个体的竞争力不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高校在扩招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股“升格风”,中专学校升为高职学校,大专院校升为本科学院,本科学院又争挂大学招牌。学校的规模是上去了,但其毕业生的质量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一向被认为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也开始出现“就业难”。一些研究生反映,扩招后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也开始凸显,比如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教育资源捉襟见肘等等。“现在一个导师动辄带二三十人,有的甚至多达六七十人,我还听说过一个更可怕的事:有个导师带的研究生多,加之自身事务繁忙,其中一个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完了还未与这个导师见过面。”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凌宇在接受采访时话语中不无愤慨。

  诚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各类学校的比例是十分必要的,但调整必须基于社会、经济和国家整体发展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大家都往综合型大学、研究型大学里面挤,大学本身没有特色和个性,培养出的学生出现同质化趋向和就业竞争能力减弱,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结果了。

  “高等教育应培养两种人才:一种是‘上得去’的理论研究型人才,另一种是‘下得来’的应用操作型人才。但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了一批批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知识存储型大学生。”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些大学生接受了专业知识,但是没有培养出进一步研究的能力,特别是缺少应用操作的能力,这就使他们在就业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出现就业难也就顺理成章了。

  大学生就业要跨越两道“槛”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就业难,和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不无关系。一方面是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和民营企业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目前的就业服务存在一定的不足,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构成了阻碍。

  “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除要依靠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与相关教育部门的互动以外,政府和就业主管部门的作用也不可或缺。”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告诉记者,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在就业政策上应正确引导。毕业生普遍愿意留在大城市,而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总是有限的,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实际上,我国西部地区以及县级以下基层单位人才缺乏,但由于城乡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以及就业观念的原因,高校毕业生不愿跨越这个门槛到基层就业。

  事实上,国家一直在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并为此专门出台了相关文件,这无疑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一条具体解决路径。现在的关键是需要社会创造一系列制度条件,包括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大学生就业出现的新情况。

  而与这一进程相伴随,我国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05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为20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中国高等教育正式步入“大众化”阶段。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择业观成为就业路上的第二道“槛”,很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在老百姓和广大大学生的观念中,仍认为只有上了大学、考上研究生才是人才,仍坚信只有留在大城市,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才算有出息。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滞后于就业现实,这是一个完全可以理解也很正常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先有实践的探索,才有观念的随后变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众多大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接受从‘精英’变成‘大众’的角色认知和身份定位,确实需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转变过程,但大众化的教育必须具备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这是一个客观社会现实。谁更早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谁就能在自己的就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链接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万,待业人数约为34万,占总人数的30%。到2005年,待业人数增加到93万,比2001年增加了近两倍。其中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0.8%;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中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京、津、粤、浙等8个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57.6%。“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每年净增70万到1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2005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其中规定从2006年起,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包括特种专业岗位)比例不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对自愿到西部、到乡镇开展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到村和社区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工作2至3年后报考公务员或研究生的,给予优惠政策。

  ■2006年2月25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

  ■据统计,2001年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为46万,2002年为62.3万,2003年为79.7万,2004年增加到94.5万,2005年则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2万,比2004年增加了22.7万人,增幅达24.1%,创历史新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