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创出新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07:10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上海是知名的国际大都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把城市殿堂艺术搞得红红火火之外,服务千家万户的社区文化也办得有声有色。自2004年起,上海市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贴近基层,发展社区文化。目前已建成5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0个社区信息苑,以丰富多彩、特色浓郁的文体活动,满足着不同层次人们的文化需求,打造着健康向上、和谐欢乐的社会氛围。

  更新观念,构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单位在我国出现了。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居民对文化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以往以文化馆站为阵地的群众文化工作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想,而社区文化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化、社会化、系统化的特性要求文化主管部门改变职能,将文化工作重心下移,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这一点上海走在了前列。2004年,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由市信息委、市文明办、市文广局等部门参与的全国首家非营利性组织——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指导全市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提供内容支撑和文化资源。

  上海市委宣传部事业处副处长樊人龙介绍说,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的第一个举措是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活动中心是以街道、乡镇为依托,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体育、教育、科技、信息、娱乐服务的多功能设施。以往的很多文化设施建设往往追求硬件达标,却很少顾及是否方便群众,中看不中用,因离人们居往地太远而成为摆设。而现在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极富人性化色彩:要求每5万至10万人之中建设一个,有多功能厅、展示厅、排练厅、活动室、图书馆、信息服务苑、音乐教室等21项基本配置,使用面积在3550平方米左右。两年间,上海共建设了5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民不出社区便能享受“一站式”服务。记者在徐汇区新华社区活动中心看到,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低年级小学生,或在网上阅览新闻,或津津有味地玩着益智游戏,还有人在静静地听着考试辅导。健康有序、欢快祥和是文化活动中心留给记者的最深印象。

  信息苑是文化活动中心的配套工程。于2004年初开始实施的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是会同有关各方联合建设的公益性数字文化综合服务新平台,是2004、2005上海十大实事工程、信息化工程以及上海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洁为记者展开一张上海市的信息苑分布图:信息苑均建在社区腹地,以2万到3万居民、5万个家庭为覆盖面,面积在150至200平方米,平均由50台电脑终端组成互联网公共服务、多媒体培训教室和多功能高清数字电影播放厅三大区域。目前全市已建成200家信息苑,遍布18个区(县)的街道(镇),密密麻麻地似布下“天罗地网”,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居民。

  整合资源,多方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上海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也是一次文化资源整合的过程。社区文化资源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主要指文化设施,软件则是文化活动内容及文化人才。上海市的5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有的是新建的,更多的是对原有的旧文化设施进行改建,并突破过去条块分割的纵向联系的传统模式,实现社区资源的横向联系。如徐汇区将辖区内的上海图书馆、上海大舞台、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中国画院等单位的文化设施解放出来,面向所在社区开放;静安区则将区内学校的运动场、教室、图书馆等设施在周末向居民开放。此举使各单位的文体设施社会化、社区化,解决了一些社区设施缺乏的矛盾,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而社区与教委、学校联合开办的社区学校已达201所,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居民学习提高的愿望,并培养了适应社区文化工作的新型人才。

  上网是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一大难题,网吧未成年人不许进入,而许多老年人则是电脑盲。社区信息苑的建成,为这两大人群带来了福音。信息苑为老年人开办培训班,指导老年人上网。居民在网上可浏览19个频道、76个栏目,累计达2TB的文字、图片及多媒体节目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上海东方宣教中心制作提供的,此外上海市图书馆的书目及名人讲座也能看到。信息苑还推出了公益卡、少儿卡,居民花15元工本费便可享受一年的公益服务。在新华信息苑里,65岁的张志清老人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浏览外文报刊。他告诉记者,他家里有电脑,但儿子没有耐心教他,在信息苑里,工作人员十分耐心地教他使用电脑,现在他可以上网看报,还可以自己制作贺卡,发电子邮件,觉得生活充实了很多。据统计,东方社区信息苑现已对外办理公益卡、少儿卡3万多张,接待社区居民90万人次,培训1481人次,对外服务时间超过15万小时。其中青少年、老人、妇女、社区就业援助者、职龄失业人员占总数的79%,真正体现了社区公益性阵地的服务特征。

  创新机制,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

  上海市计划在2010年建成10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400个社区信息苑,基本上覆盖全市乡镇街道,服务功能也要向居委会和行政村延伸。这些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不仅在立项上有新意,而且在运营和管理上也力求探索社会化管理模式,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樊人龙指出,基层公益性文化事业长久以来缺乏生命力的关键在于运营主体的缺失。过去,上海市绝大多数街道都有自己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等基础文化设施,但有40%的居民从未踏入过这类公共场所。很多设施政府投资建设时热热闹闹,但建成之后有点无网、分散管理、各自为政,没有自我生长、专业运作能力,相当部分的文化中心、活动中心很快“变质”、“变冷”、“变旧”、“变性”。不少文化场地被小吃店、小卖部租用。鉴于此,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专业实体运作,政策法规管理”的推进模式,通过“三级下放投资、政府部分购买公益性服务、专业公司连锁运行管理”的方式,避免政府直接投资、自主管理的低效。每个活动中心由市、区、街道各承担三分之一建设资金,产权归街道所有,又为街道服务,所以街道有积极性提供场地。

  在管理上,目前大多数活动中心由街道管理,有些中心委托社会机构管理。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专家咨询委员陈起众解释说,社会化管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承包,社会团体和个人受政府委托管理活动中心,要接受政府的监督、考核和评审。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智平告诉记者,目前社区信息苑由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采用统一的功能指标、技术规范和标识系统,实行连锁管理,既降低了运行成本,也保证了服务质量标准的统一。樊人龙说:“信息苑的产权虽然在街道,但文化设施进行所有权和运行权的分离,就像物业公司而不是开发商管理小区一样正常。”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种新尝试,上海市在机制上部分解决了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运营、管理、拓展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但一些新的课题也摆在他们面前,如活动中心运营经费的筹措在政府拨款之外,公益性收费及社会赞助是否可行?此外,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活动中心的验收也摆上了议事日程。无论如何,他们在扎扎实实地为居民办实事,今年计划实施的流动数字放映国产影片将使居民花三元钱就能看到优秀国产影片,无疑会达到既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实惠和方便,也使国产影片更多走近大众的双赢效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