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完全监控”下 成长的烦恼 (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08:54 每日新报

  本版摄影新报记者许凯

  沉溺于网络也是造成孩子封闭孤独的一个原因。

  随着众多公有单位的解体,原来在单位大院的孩子被分散到各个商品住宅小区中。脱离熟人社区后,本来在家庭里已经形单影只的“独生子女”们在自家院子里也知音难觅。

  交通环境更加复杂了,单位和学校也可能变得遥远了,学习竞争愈来愈激烈了,于是,无论在家里,学校里,还是在上下学的路上,许多孩子几乎都有家长和老师在全程监护。他们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空间都放置在成人的眼皮底下,要么提前早熟,要么独自面对成长的困境,并可能患上各种心理疾病。

  没有“隐私权”的生活

  现在已经是晚上9点半,李钰刚刚从补课老师家里出来。在公交车站等了近5分钟后,李钰上了回家方向的车。坐车回家大约需要半小时的时间,这也是她每天上学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事实上李钰家旁边就有一所初中,但她的父母托人联系了现在这所离家较远的学校,因为这里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多。李钰的父母曾经想在她学校附近租个房子,但被李钰拒绝了。她对父母说不需要这样费事,但真正的原因是她很享受这半个多小时的路上时间。“这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睡觉时都没有这么放松。”李钰说她昨晚做功课做到后半夜两点,而这对她而言是“家常便饭”。

  12岁的李钰大部分时间呆在屋子里———家、教室、补课老师的家。她很难回想起以前有什么特别快乐的时光,没上学之前她就开始学钢琴,上小学后开始上奥数班、英语班,现在上初一的她每周要补3门功课。李钰说今年除了春节时父母让她休息了几天,其他时间都在忙着。李钰说父母对她的成绩还算满意。她的母亲经常跟她的班主任老师联系,有时打电话、有时直接到学校里去,包括找李钰的任课老师沟通。

  “一般还好,但在他们面前我没有任何隐私,你知道吗?没有自己的空间。”李钰说,无论她的任何事情,她的父母都了如指掌,包括在家里和学校。李钰在小学五年级时曾经因为妈妈看她的日记而和妈妈大吵了一次。“但没什么效果,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双方就渐渐妥协了。”李钰说她知道她妈妈现在还悄悄地看,有时还有意无意地看她的书包里都有什么东西,吵过几次后李钰也就不怎么强调“隐私权”了,“看就看吧。”她想逃脱的是被严密监护的生活。

  “完全监控”下的成长

  和李钰一样,14岁的林超最近总会情绪低落,有时甚至会流泪。他跟同学之间的关系现在越来越糟了。林超不知道该如何与同学交往,从小到大很少参加体育活动的他给人笨拙的感觉。林超越来越频繁地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他认为这归罪于父母。

  林超的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在他出生之后,父母希望把他培养成为一名天才儿童。从胎儿时期开始,他们就为林超安排了各种教育。当他三岁半的时候,母亲开始向他灌输解方程的概念。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崇尚越超前越好。上学之后,父母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林超的学习上,为他制定了每周七天的学习计划。

  林超在生活中的所有决定都被父母接管了,除了学习,父母禁止他做任何事情,他不知道邻居姓什么,也从来没有在楼下玩过。直到林超14岁,洗澡、系鞋带这样的事情仍然是他妈妈帮他完成的。他很少跟同龄人游戏,他的所有时间都在学习,他的交往对象仅限于父母。

  情绪的恶化开始于小学高年级之后,进入青春期的林超发觉自己经常处于一种受挫的状态中。面对同学,他想主动说些什么,但经常不知道如何张口,这使他经常处于一种落寞与孤独的情绪当中,性格也开始变得胆小怯懦。

  这种境况让林超在家里时脾气变得暴躁。随着年级的升高,父母对他的“监控”越来越严格,这让林超感觉到痛苦,并开始和父母吵闹。抑郁的林超在情绪发作时经常通过摔家里的东西来发泄,但这不能让他感到任何的慰藉。对将来他已经开始感觉到恐慌,但对现在的生活他也没有任何的眷恋。

  没有玩伴的情感缺失

  李钰和林超并非个别现象,在中国与他们相类似的孩子越来越多。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类似如下的景象愈发呈现于成人面前:孩子们双手支腮安坐于角落里,面无表情、目光迷离,对于身外的刺激他们往往瞥过一眼后便再不理会,忧郁在他们周围的空气中凝聚,这些纯洁的天使似乎在一夜之间丧失了他们所有的灵动与生气。

  这种被抑郁孤独的情绪感染的孩子数量空前众多,他们多集中于竞争激烈的大中型城市,他们的父母可能是白领也可能是普通的工人。对他们而言,传统“童年”概念里的美好经历在他们这代人的经历中很少复现。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被家长更多的干预和设计,这种设计的本身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公布的数据,在世界范围内儿童患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0%,这意味着当你每被4个灿若阳光的孩童笑容熏染得身心愉悦后,便要为另一个孩子的忧郁而感伤。而在中国这样城市化速度很快且实施“独生子女”政策的国度,普遍的说法认为,孤独孩子的数量会相对更多。

  孤独情绪损害了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他们被过早地套上了学习枷锁,成了家长和学校的“囚徒”。这使他们的成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即由过去的群体的、活动的、自发型的,变成了孤独的、安静的、被迫型的生活。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这种形象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家庭中没有儿童伙伴,也就是兄弟姐妹的缺乏。”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周孝正教授说。

  一家三口的“核心家庭”的普遍,使都市中孩子没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但儿童伙伴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家庭中的儿童伙伴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这表现在方方面面。”周孝正说。

  周孝正认为,家庭儿童伙伴之间的交往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这种情感教育并非是单一的。人的情绪非常丰富,他会在这里体验各种情感,比如分享。对于独生子女而言,在家中是不存在分享的,因为除了他之外都是成年人。但分享这一品质却很关键,但没有家庭儿童伙伴的孩子没有办法获得这个品质。

  “家庭中的儿童伙伴有很多的作用,兄弟间闹矛盾了,一方会有挫折感,另一方则会产生成就感。但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通常又是有度的,不会严重,这是种尺度的把握。”周孝正说,正是这种家庭中儿童伙伴的交往,成为对儿童人格形成的一种必要的环境。对于这兄弟姐妹的作用,别人是不可以替代的。

  <责任编辑:刘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