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挑战”高考标准答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11:0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挑战”高考标准答案(图)

  妻子王蕾是高伟鹏的好助手。文/图记者姚村社实习生拓润叶王莎

  特别提示

  高考,中国最受关注的考试,其考题标准答案是全国顶尖专家长时间反复研究、求证、验证后确定的,其权威性不容置疑。

  高伟鹏,西安市周至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数学调研员。他以自己的细密、执著,向高考标准答案提出质疑和挑战,并得到权威刊物的肯定。

  折纸折出“标准答案”的错误

  主人公箴言:我不迷信神,不迷信权威,我相信我自己。我喜欢质疑,有质疑的人生才是充满乐趣和生机的人生。

  先来了解一下高伟鹏其人。高伟鹏,西安市周至县尚村镇马村人,周至县第一中学原数学教师,现任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数学调研员,陕西省骨干教师,西安市政协委员,中国发明协会会员,西安市数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数学老师,“超战棋”的发明者。现已发表数学方面的论文30余篇,写论文时经常以高考题为事例,对高考题有着特别的兴趣。

  2005年6月9日,高考刚刚结束,高伟鹏一大早便来到周至一中的微机室,上网浏览高考数学题及标准答案,选择了一些自己喜欢的题目,打印出来拿回家做起来。广东省高考(理)第19题是一道“矩形折纸”的解析几何题,习惯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高伟鹏做到这道题时发现该题可以有多种做法,而用折纸的办法做起来既直观又全面。令高伟鹏没料到的是,用折纸“折”出的其中一种情况,“标准答案”上竟没有列出来,而这个值正是这道求最大值的题目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里的最大值!“难道是高考题的答案给错了?”这个念头在高伟鹏的脑中一闪,高伟鹏的心沸腾了,他再顾不得其他任何事情,又重新用各种方法求证和验证这道题目的答案,每做一次,“标准答案”错了的想法就在他心中更加坚定一次。“高考标准答案可是全国多少专家花了多长时间反复研究、求证、验证后才确定的,这种权威性似乎不容置疑。可自己做出的答案也的的确确是经自己反复验证确认的。”冷静下来的高伟鹏想,“那道题恰好在自己从打印机上拉出的标准答案的末页上,会不会在续页上还有该道题的答案部分?”

  6月11日,家里没有电脑的高伟鹏来到县城一家打印部,想查看一下是否存在“剩下的答案部分”,无奈这家打印部上不了网。三四天后,时值期末会考,高伟鹏前去位于哑柏镇的周至县委二中监考。得知学校教研室可以上网后,高伟鹏一头扎了进去,十几分钟后,高伟鹏带着自信的表情出来了:标准答案的续页上再无那道题的答案,是高考“标准答案”错了!

  那段时间像个“祥林嫂”

  主人公箴言:时间,有冲刷和湮没一切的巨大惯性,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与时间抗争。人,应该有一种铆劲,干啥事都要认真。

  确认高考“标准答案”错了的高伟鹏之所以激动还有另一个原因:其时,高考阅卷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要是能让国家考试中心早一点知晓高考答案的这个错误并能及早改正,也许就能改变一些考生的命运。“一定要对孩子和家长负责!”高伟鹏骤然间忙了起来。

  当时,高伟鹏身处哑柏镇,他不愿耽误一分钟时间,当即给任周至县第一中学副校长的妻子王蕾打电话,让她将此情况给国家考试管理中心反映,妻子反馈的情况是电话无人接听。因为自己不会发邮件,高伟鹏又给周至二中的老师齐一民(高伟鹏曾经的学生)打电话,让他赶快发邮件给国家考试管理中心和考生办,甚至招生办,只要和高考有关的单位都给发。随后高伟鹏马不停蹄赶到周至县四中,告诉高三数学老师、自己的好朋友李立哲有道高考题答案错了,并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李立哲听说后和高伟鹏一起再次验证,又一次确认了高伟鹏做出的答案。回家的路上,高伟鹏又让朋友帮忙在网上的一些论坛上发帖子,以期有关人员看到后与他联系。回到家后,高伟鹏又一次拿起电话给远在北京读大三的儿子,让他也在网上发帖、发邮件。

  接下来,高伟鹏的生活就被不停地打电话、发邮件、上论坛、求证验证题目占据了。据高伟鹏自己估算,那段时间光给国家考试管理中心、广东省考试管理中心、各考生办、招生办以及与高考有关的单位打电话就不下100次。除了家人外,高伟鹏也记不清托了多少个人帮他给有关单位打电话、发邮件,在论坛发帖子,朋友,学生,同事,能托的都托了。这还不够,高伟鹏见了能讲得清的人就给人家说自己做出的答案。然而,原以为会引起轰动的事情,反应却出乎高伟鹏的意料。终于打通了广东省考试管理中的电话,对方答复说:我们网上有个“试题苑”,你发到那上面就行了。高伟鹏沮丧极了,他在记者采访时说:“当时一听这话,我觉得没戏了。一时冲动得恨不得坐个飞机赶到广东去。”因为发出去的其他方面的信息也没有什么反应。高伟鹏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杂志社上,他先后给《数学教学》《数学通报》《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编辑部打电话,让他稍感慰藉的是,这3家杂志社均表示欢迎,让他赶紧发过来。

  “那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简直就像祥林嫂当年在孩子被狼吃掉后逢人就说‘我真傻’一样!”采访时,高伟鹏苦笑一下这样告诉记者,“只要是自己认识的老师和朋友,我都会喋喋不休地给对方讲自己的答案,直到对方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为止。我都感到自己有点神经质了。我觉得压力特大,心里特难受。首先担心自己的正确答案在阅卷结束前不能被采用。高考成绩一旦出来,就是铁板钉钉的事了,怎么都无济于事了。其次,担心以讹传讹,把真理埋没了。答案是我做出来的,只要答案改正过来,我就够了。同时,舆论压力也很大,有人说高考题那是权威和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哪能有错?你一个中学教师逞什么能!还有的说你再把条件看几遍,或者有几种答案呢,数学上的一些东西本身就有争议。我觉得只要当时有人说声‘对’,对我就是一个安慰。”

  2005年9月初的一天,对高伟鹏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他收到了《数学通报》发来的《2005年广东省高考第21题解答》的“采用通知单”,拟在2005年《数学通报》第10期发表。高伟鹏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无意间发现的广东高考题的错误给高伟鹏了一个提醒:高考题也可能会错,再看看其他的题目。在高伟鹏的影响和带动下,李立哲也来了兴趣,和高伟鹏一起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看起其他高考题来。一会儿,李立哲对高伟鹏说:“高老师,你看看湖北的这道题,我怎么看不来呢。”高伟鹏计算了好长时间后激动地说:“这道题答案也是错的!”该题是2005年湖北高考(文)数学第21题,是一道“灯泡更换”的概率问题。“标准答案”中的错误在于把“不独立事件”看成了“独立事件”。也就是说,此命题本身就有问题,命题与标准答案不配套,实质上标准答案也是错误的。6月下旬,高伟鹏把正确答案的初稿整理出来,并经过5次修改,寄给了《数学通报》《数学教学》《数学通信》《中学数学》等刊物。2005年10月,《数学通报》公开刊登了他的《2005年广东省高考(理)数学第19题解答》。2006年2月下旬,《数学教学》杂志社给高伟鹏寄来了《关于2005年湖北高考(文)第21题的探讨》的“采用通知书”。

  向高考“标准答案”挑战总算有了结果。

  上下公认的“研究迷”

  主人公箴言:人各有志,喜欢做官做官去,愿赚大钱赚大钱去。我就在自己的象牙塔里,自得其乐。奉献的人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享受的人生。

  提起高伟鹏,熟悉他的人常常会这样说:“高老师真个是个研究迷,有股子钻劲。”

  其实,在高伟鹏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变通,爱钻研。不到十岁那年,和小朋友一起玩“丢方”,他建议小朋友把游戏规则改变一下,调整个最有意思的。于是,小小的高伟鹏就一个人“研究”起来,几天后竟真的整出一种新的玩法来,小朋友都觉得更好玩了。上学以后,高伟鹏的数学一直很好。小学时,学校举行“跑算”比赛,高伟鹏往往拿第一,原因不是他跑得快,而是他比其他学生算得快。

  大学毕业后,高伟鹏被分配到周至五中从事他所喜欢的数学教学工作。1980年,妻子王蕾被分配到周至一中,高伟鹏被同时调到周至一中。教学中的高伟鹏仍然保持着他一贯喜欢研究、讲究变通的习惯,他把教具演变成数理超战棋,把棋类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独特的数学思想、数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动手习惯。高伟鹏说:“我早都有了这样的习惯,一道题用一种方法做出来后,总会去尝试看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做,有没有更简单的,有没有模式在里面。”在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高伟鹏带的学生也喜欢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创作之类的。

  2005年年初,高伟鹏被调到周至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担任中学数学调研员。虽然没有了直接的教学任务,但高伟鹏对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兴趣更浓。他开始写数学方面的论文,研究发明用于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超战棋”,也经常专门找题来做。有一次,他和同事去周至县富仁中学做理化生实验考察。休息期间,同事都出去玩麻将了,他却“不合时宜”地一个人留下做起数学题来,同事颇为不解:“你真不得了啊,你现在已经不教学了,‘解放’了,还做啥题,做也没有人给你钱,何苦呢。”然而,在高伟鹏看来,做数学题却是一种娱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在妻子王蕾眼里,高伟鹏也是个特别的人:“他不讲究吃穿,不玩牌,不跳舞,除了新闻甚至不太看电视。他腾出时间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子里,不是算题,就是写论文什么的。”

  将“挑战”进行到底

  主人公箴言:也许这样下去,在别人眼里我是一无所获。人生到40多岁这个年龄,不可能再放射了,该聚合了。但这条路我已经走上了,就走定了,即使最终的结果是失败。

  作为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调研员,高伟鹏放着清闲日子不过,整天不是写论文,做数学题,就是搞什么小发明,甚至挑战起了高考的“标准答案”。很多人觉得高伟鹏是个怪人,如果你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给某个学校或辅导班代代课,至少还能补贴一点家用。高伟鹏的老家有年过七旬的父母,还有3个在农村生活的弟弟,生活并不算富裕,需要高伟鹏经常予以接济。前两年,延安和无锡都有中学主动和高伟鹏联系,愿意以5万———8万的年薪邀请他来学校教数学。年薪5———8万,对一个农村出来的老师来说应该不少了,然而,高伟鹏却又一次做出了让所有人不解的举动:他放弃了这些邀请。

  很多人觉得高伟鹏的行为很难理解。高伟鹏指着自己没有多少好家具的房子和一进门就映入人眼帘的四个用红纸剪的大字“奋发图强”对记者说:“人活着,就应该有所追求,我的兴趣和事业在这儿,哪怕再清贫一点,我也要干我喜欢的事,这是最重要的。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些干实事的人,别人越是不想干的事,我越要干。别人浮躁,我不能浮躁。有的人觉得活的没意思,我觉得人活在世上的意思就是比赛,也许这样一辈子下来我可能赚不了多少钱,但是我比别人活得充实,至少我是在干自己喜欢的事。发现高考题答案错误这个事是个偶然的事情。但它对社会是一个很好的昭示,高考题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并不是绝对的权威,也有可能有问题。我不会迷信权威,也不会迷信自己,今后,我仍然会挑战权威,挑战自己,并将挑战进行到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