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11:43 海峡网-厦门日报

  纪念黄美妙烈士牺牲40周年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

  我市开展纪念黄美妙救火牺牲四十周年系列活动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黄美妙烧伤后,厦门市原副市长张可同等人到医院看望。

  40年前,为扑灭一场山林大火,厦门知青黄美妙把19岁又7个月的生命永远地留在她所耕耘的青山;40年来,她的5本10多万字的日记,让一个圣洁的灵魂始终存留在她的知青伙伴以及那一代人的脑海中;40年后,一本汇编了来自社会各界的34万字的纪念文集《浴火的凤凰》出版了。今天,一个文集的首发式、一场纪念黄美妙烈士的活动,将为我们翻开那一段在很多人心海里翻腾不去的历史。

  浴火的青春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黄美妙(后排右三)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黄美妙学犁田。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西溪农场的老人们向记者讲述黄美妙。 (胡为林 摄)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农场文艺队演出,左一为黄美妙。

  黄美妙救火牺牲的事迹,曾在闽西永定西溪农场插过队的知青都很难忘记。近几天,记者阅读了黄美妙日记摘抄和回忆黄美妙的文章,采访了黄美妙的亲友,走访了她下乡劳动、生活的地方。每每闭上眼睛,黄美妙的事迹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浮现。

  1963年夏天,16岁的黄美妙刚从厦门一中高中毕业,就写决心书交给学校,表示要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她是家里惟一的女孩,母亲舍不得她下乡,托亲戚给她介绍对象,其中一个还是华侨大学生,如果她同意结婚,就可以过上稳定而富足的生活。她还有一个选择,去劳动局登记申请工作单位,以她高中毕业的学历,要留在城里当工人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她坚持下乡锻炼。

  1963年9月,她和志愿到闽西山区的同学,告别故乡和亲人,奔赴永定,走进了西溪大山。她被分配到西溪农场寮下坑生产队。这个生产队共有八个女同学,黄美妙的年纪最小,但是工作最勤快、最能吃苦,担任生产队的记工、保管、会计、团支委、工会小组长等职务。三年里她只回家两趟。

  1966年2月9日这一天,深深地烙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下午3点多,双桥生产队的松山岗着火,黄美妙和伙伴们在地里干活,听到火警哨子声便随手折了松枝冲上前去扑火。大伙儿正在扑火,突然便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凄厉的呼救声:“快来呀!美妙被烧了!”原来美妙看到山林里只有当地老工人童姆一人在扑火,便下去帮忙,没想到风向突变,把她脚下的枯叶烧着了。大家赶到时,美妙说的第一句话是:“别管我,大家赶快去救火吧!”她身上挂着七零八落的衣裳,脸庞焦黑,前额的秀发已烧没了,双手一动皮肤就一块块掉落。她躺在地上不停地颤抖,伙伴们担心杂草扎痛她的皮肤,一个接着一个趴在地上,用人体做成一张床,轻轻地把她放在“床”上送下山。她被送到山下,还在问:“保管室锁匙在我口袋里,还在吧?”

  当天深夜,黄美妙住进了永定县医院。一批一批的医务人员奉命从龙岩、厦门、福州、上海日夜兼程赶到永定。黄美妙全身烧伤面积达86%,三度烧伤达60%,入院时心力衰竭,不能施用麻醉药,医生只好硬起心肠,用小刷子沾着肥皂水给她清理创面上的泥土、草灰。换药的时候,每揭下一块纱布,就像从身上揭下一块皮,黄美妙咬着牙忍受下来了。她的口腔、呼吸道因烧伤糜烂,喝口水都像吞下一团针。剧痛日夜折磨着她,她咬牙撑住。医生护士听着她把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含泪问她:“是不是很痛?”她说“不。”

  经过39天的抢救,1966年3月20日上午9时,黄美妙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19岁又7个月。

  本报记者 蓝碧霞 实习生 陈欣

  似水的情怀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与黄美妙一起下乡的知青们又聚在一起回想当年的激情岁月。(陈心晖 摄)

  时光流逝,岁月更迭。40年过去了,作为一代人壮丽青春的写照,代表着一种时代英雄的精神标杆,黄美妙牵系着“知青一代人”以及关注知青命运的人们的情怀。黄美妙牺牲40周年纪念活动的发起人——厦门作家谢春池说,纪念黄美妙一方面是要弘扬黄美妙克己为公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纪念“知青一代人”那段奉献给大山的青春岁月。

  15日晚上,黄美妙的同学和队友蔡祖锬、郑炯垣、李奇灿和欧阳淑顺又聚到了一起。这些当年壮志激烈的知青如今都已六旬上下。谈起黄美妙,他们在敬佩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哀伤。

  蔡祖锬说,黄美妙的心纯真得像水晶一样。读书时,她在班里管买电影票,总把好位置让给别人,把差的位置留给自己。在农场里最重的活是到县城挑米,蜿蜒几十里的山路,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男人背一趟都很吃力,更不用说女孩了,美妙每次都咬着牙自己挑。美妙还是生产队里惟一会犁田的女孩。

  美妙很乐观,就是在那么艰苦的日子里,大家每天都能看到她灿烂的笑脸。欧阳淑顺说:“美妙有个特点就是在突发的恐惧中不哭反笑,笑声清脆甜美得令人怜爱。”刚到农场时美妙有两怕:一怕“地老虎”(一种菜虫),二怕独木桥。一次在菜园翻土,美妙突然尖叫一声扔掉锄头蹲下身,但还“咯咯”笑个不停。原来是泥土里有一只两寸长的小虫在爬动。有一次过独木桥,走到一半桥上下晃动得厉害,美妙被吓得蹲下去,双手紧抓桥沿,但还是笑了。

  “美妙的日记是在她死后不到一个星期在农场传阅开的,日记里有她的初恋、有她喜欢的歌曲,有她的人生观、价值观。”蔡祖锬说,看过美妙日记的人,都被她的真实、不造作、克己为公的精神深深感动。

  据时任厦门一中教导处副主任的黄种祥回忆,黄美妙牺牲后,厦门一中迅速印发了黄美妙日记摘抄,发给学生学习。省里原本准备大规模宣传黄美妙,因为不久“文革”爆发,所有纪念活动都被叫停,但黄美妙的精神成了很多人割舍不去的怀念。1974年初,黄种祥以厦门一中的名义向上级汇报了黄美妙的英雄事迹,并联系永定县委协助向省委反映。当年,黄美妙就被追认为烈士。1978年,永定县为她修了烈士墓。1983年,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书。

  40年后的今天,黄美妙烈士的事迹又一次震撼了年轻学子。纪念文集《浴火的凤凰》收录了母校厦门一中、厦门五中年轻学生的32篇文章,其中不乏感人之作,表达他们深深的怀念和敬仰。

  本报记者 蓝碧霞 李晓平 实习生 许青富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大山的纪念

  青山埋忠骨,黄美妙和她的精神在永定的大山永存。

  当我采访过黄美妙的朋友、同学、老师,看了缅怀她的文章,就想去看看她日记中那个“开门见山”的地方。3月15日早上,永定西溪农场水雾迷蒙,在农场4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来到了黄美妙烈士墓前。墓就坐落在距农场场部约500米的一座山冈上,墓边竖着一块石碑,铭刻着黄美妙烈士的生平,石碑上的黄美妙遗像,两条粗粗的辫子是当年女孩的发式和标志。西溪人没有忘记黄美妙:墓碑洗刷得很干净,碑上的文字重新上了金粉,碑前放着一束新鲜的菊花。农场党委书记王力萍说,每年清明前后,村民、学生、干部都来祭奠她。

  黄美妙救火的松山岗,在知青陈列室的后面,而今绿树葱茏,看不出当年燃烧的痕迹。松山岗所在的双桥生产队,已开发成双桥山庄。这里到处有厦门知青留下的痕迹,有关黄美妙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由当年知青住处修建成的知青陈列室有8间,陈列着100多幅知青们在西溪农场的劳动、生活的老照片。在第五陈列室有一张农场文艺队演出的照片,照片说明特别指出:中左——黄美妙。那是一个小小的、模糊的侧影,可以看出两条粗黑的辫子一前一后垂在身上,镜头定住了她的舞姿。第八陈列室专为纪念黄美妙烈士而设,记录了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人们对她的缅怀。

  下午,我们到寮下坑,这是当年黄美妙劳动、生活的地方。她在日记中描写的“处在山中央”、“风景不错”的房子,如今成了休闲山庄。西溪农场办公室主任胡为林说,黄美妙当年住在面西的那座房子的二楼。我踏着仍然结实的木台阶上楼,推开第三间房门,里面放着席梦思床,这个曾是黄美妙和三个厦门姑娘居住的房间,现在是山庄的主人房。56岁的山庄主人吴荣英告诉记者,当年她大约十二三岁,住在相邻的七桥村,经常和伙伴到农场玩,有时候留下来过夜,她们和这些厦门姑娘以姐妹相称,她还认黄美妙当了干姐姐。黄美妙被烧伤后,她和伙伴们都大哭,下殡时很多人去送行。黄美妙用的棺木,是七桥村烈属吴秀容(已逝)捐献的。

  七桥村的老人们都还记得黄美妙。65岁的吴凤英参加了1966年2月9日那场大火的扑救。她说,山很陡,风很大,着火的都是松树,不到个把小时火就烧到山顶上。有人被烧伤,一看衣服就知道是知青,因为当地姑娘穿的是大襟衣服,只有知青才穿对襟衫。后来知道被烧伤的是黄美妙。64岁的邱茂贤仍记得辫子留得很长的黄美妙,说她跳舞跳得很好,歌也唱得很好。有村民记得,知青在村里办夜校,黄美妙尽管不是教员,还是经常去辅导学生;农忙的时候,她帮村民割稻、送肥,农闲的时候,又帮村民送公粮、挑柴火。

  留在永定的知青都记得黄美妙,记者分别采访了王毛毛、苏秋芬、郭明视、吴亚福等人,他们都比黄美妙晚一年多下乡,现在有的住在农场,有的住在县城。苏秋芬是1964年下乡的,她曾向黄美妙学犁田,她说:“美妙很会犁田,犁耙到了她手里,好像特别好用。”他们都为美妙献了血。他们说,美妙受伤后,知青们有的献血、有的献皮,只要她需要的,大家都愿意给。在县城医院,他们曾偷偷从窗口看过治疗中的美妙,一头美丽的长发剃光了,身上涂着烧伤药,即使疼痛难忍,她也不会大叫出声。美妙牺牲后,他们都参加了她的追悼会,看着她入土。美妙永远留在永定,每年三月,永定知青联谊会都组织扫墓,缅怀黄美妙。

  本报记者 蓝碧霞

  黄美妙烈士简介

  黄美妙烈士是献身闽西山区的厦门儿女。她出生于1946年8月,先后在厦门五中初中和厦门一中高中读书。1963年9月,她和一批同学奔赴永定县西溪农场。在农场三年中,她曾被评为“五好场员”、“五好青年”、“五好团员”。

  1966年2月9日,黄美妙为扑灭山林大火严重受伤。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叶飞立即下令派直升飞机把黄美妙送到最好的医院抢救,可是黄美妙伤势严重,不允许转院。省委又决定由省委书记处书记伍洪祥坐镇永定县,由国家农垦部和龙岩地区、厦门市领导组成抢救领导小组,国家卫生部、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派出高级医护人员进行抢救。以抢救丘财康而闻名的烧伤科专家钱绍昌教授,厦门第一医院外科专家黄锡隆院长也赶到。厦门市派出常务副市长张可同参加组织抢救工作。永定西溪农场党委组织知青献血、献皮,看顾守护。经过39天的全力抢救,黄美妙因伤势过重于1966年3月20日上午9时去世。

  黄美妙救火牺牲的消息传出后,产生极大震撼,1000多名群众参加了为她举行的追悼会。伍洪祥受叶飞委托,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话,称赞黄美妙是南方的王杰、当代的向秀丽,号召全省人民向她学习。1974年3月14日,黄美妙被福建省革命委员会追认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15日国家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书。

  

美妙的人生壮丽的歌(图)

  厦门日报1966年3月23日头版对黄美妙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黄美妙日记摘抄

  ●1963年

  9月2日 星期一

  晴 下午有阵雨

  新的生活开始了,开始了!这是多么幸福的啊!几天来,我们都在掌声中度过,我们这些成了到处受欢迎的人,来时那欢送的场面,我何尝能忘记呢?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这是我生活的转折点。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党和师生家长对我们的关怀,报答他们对我们的期望。等着瞧吧!等着瞧吧!我一定要恨(狠)命地干,干!决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到西溪农场的第二天——记者注)

  ●1964年

  8月4日

  割稻子时,田里常会掉下好多稻穗,我常用休息时间去拾,这样会拾好多回来,要是没拾回来,掉在田里真浪费。但单靠一两个人,要拾这么多田的稻穗是拾不完的,要发动群众才行。

  农场打算8月15日左右要让一批人回厦门,我真想这次回家,很想,想得很啊!

  8月16日 晴 傍晚有阵雨 星期日

  走了,他们回家了,村里少了七八个人,就像少了什么似的,顿时变得那样的静。我变得非常的想家了,老实说,我不知多少次拿出了春节全家的合影入神,我不想让那么多回厦门的同学到我家去,我怕妈妈见了伤心。不过他们是一定会去的。

  ●1965年

  3月30日 阴

  一个人要对我好,我不要求他别的东西,我只需要他能严格要求、督促我,当我做错了时,给我予严厉的批评,越是能当面批评我的人,就越是我的好同志。(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